《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温热
竹叶心 鲜生地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石菖蒲
胡 脉数。舌赤耳聋。胸闷。素有痰火。近日冬温。引动宿病。加以劳复。小溲不利。议治胞络之热。
鲜生地(五钱) 竹叶心(一钱) 丹参(一钱半) 元参(一钱半) 石菖蒲根(六分) 陈胆星(六分)
顾 温邪误表劫津。邪入胞络内闭。至宝丹。
王 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胞络中。震动君主。神明欲迷。弥漫之邪。攻之不解。清窍既蒙。
络内亦痹。幼科不解。投以豁痰降火理气。毫无一效。忆平脉篇。清邪中上。肺位最高。既入胞络。气血交阻。逐秽利窍。须藉芳香。议用局方至宝丹。
施 温邪如疟。阴气先伤。苦辛再伤阳及胃。内风肆横。肢掣螈 。邪闭心胞络中。痰潮神昏。乃热气蒸灼。无形无质。此消痰消食清火。竟走肠胃。与病情隔靴搔痒。速速与至宝丹三分。冷开水调服。若得神清。再商治法。
顾 饮酒又能纳谷。是内风主乎消烁。当春尽夏初。阳气弛张。遂致偏中于右。诊脉左弦且坚。
肌腠隐约斑点。面色光亮而赤。舌胎灰黄。其中必夹伏温邪。所怕内闭神昏。治法以清络宣窍。勿以攻风劫痰。扶助温邪。平定廓清。冀其带病久延而已。
犀角 生地 元参 连翘心 郁金 小青叶 竹叶心 石菖蒲
又 目瞑舌缩。神昏如醉。邪入心胞络中。心神为蒙。谓之内闭。前案已经论及。温邪郁蒸。乃无形质。而医药都是形质气味。正如隔靴搔痒。近代喻嘉言。议谓芳香逐秽宣窍。颇为合理。绝症难挽。聊尽人工。至宝丹四丸。匀四服。凉开水。调化。
包 老年下虚。春温上受。痰潮昏谵。舌绛黄苔。面赤微痉。先清上焦。(热邪闭窍神昏)
张 温邪自里而发。喉肿口渴。舌心灰滞。上焦热蒙。最怕窍闭昏痉。苦寒直降。攻其肠胃。与温邪上郁无涉。
连翘 黑栀皮 牛蒡子 杏仁 花粉 马勃 栝蒌皮 夏枯草 金汁 银花露
张 周岁内。未得谷味精华。温邪吸入。上焦先受。头面颐颔肿浮。邪与气血混处。刀针破伤经络。温邪内闭热壅。蔓延三焦。昏寐痰潮。舌刺卷缩。小溲点滴混浊。热气结锢在里。但膏连芩栀之属。药性直降。竟由胃达肠。而热气如烟如雾。原非形质可荡可扫。故牛黄产自牛腹。原从气血而成。混处气血之邪。藉此破其蕴结。是得效之因由也。夫温热时疠。上行气分。而渐及于血分。非如伤寒足六经。顺传经络者。大抵热气鸱张。必熏塞经络内窍。故昏躁皆里窍之欲闭。欲宣内闭。须得芳香。气血久郁。必致疡毒内攻。谨陈大意参末议。用紫雪丹三分。
微温开水调服。
褚 温邪中自口鼻。始而入肺。为咳喘。继传膻中则呛血。乃心营肺卫受邪。然邪在上焦。壅遏阻气。必聚为热。痰臭呛渴。是欲内闭。惜不以河间三焦立法。或谓伤寒主六经。或谓肺痈专泄气血。致热无出路。胸突腹大。危期至速矣。即有对病药饵。气涌沸腾。势必涌吐无余。焉望有济。夫温热秽浊。填塞内窍。神识昏迷。胀闷欲绝者。须以芳香宣窍。佐牛黄金箔深入脏络。
以搜锢闭之邪。今危笃若此。百中图一而已。紫雪丹。
陈 温邪逆传膻中。热痰蔽阻空窍。所进寒凉消导。徒攻肠胃。毫无一效。痰乃热熏津液所化。
膻中乃空灵之所。是用药之最难。至宝丹芳香。通其神明之窍。以驱热痰之结极是。但稚年受温邪。最易阴亏津耗。必兼滋清以理久伏温邪为正。
犀角 鲜生地 元参 连翘心 丹皮 石菖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 脉促数 温邪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风温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