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黄的问诊
胎黄是指初生婴儿以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正常小儿在生后2~3 天可出现黄疸,但多较轻微,一般于10~14 天自行消退,此属生理性黄疸。若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且经2~3 周仍不消退,日渐加重或退而复现,即为病理性黄疸。胎黄的发病原因,王要是感受湿热或寒漫之邪。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传于胎儿;或漫从寒化,寒湿遗于胎儿;或婴儿出生之时,或出生以后感染邪毒,均可郁于肝胆,使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泄,形成黄疸。《医宗金鉴》说:“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法当渗漫清热,须分轻重治之,色微黄者生地黄汤,深黄者犀角散。”胎黄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应以利湿退黄为原则。
西医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新生儿败血症出现黄疸者均可归属本证范畴。
(一)问诊要点
胎黄的问诊,首先要了解黄疸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同时要通过问诊尽量寻找发病原因,了解家族史、母孕期患病及用药史。并应询问大便色泽及小便情况,对其它伴随症状亦当详细了解。注意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本病以皮肤、巩膜发黄为特点,临证应根据黄疸的颜色深浅色泽鲜暗以及伴随症状,区分是阳黄还是阴黄,阳黄的特点是黄色鲜明,小便黄浊,大便秘结;阴黄的特点是黄色晦暗,大便不实。
(二)分型问诊
1.湿热胎黄
问诊:面目及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可见烦躁,发热,啼哭不安,尿少而黄,重者腹胀,呕吐,甚或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嵩汤加减。热重加黄芩、黄柏;澄重加茯苓、竹叶。
2.寒湿胎黄
问诊:面目及周身及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大便消薄灰白,小便短少,四肢不温,纳少腹胀,时有呕吐。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用茵陈理中汤加减。
3.痰积胎黄
问诊:面目及周身皮肤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右胁下痞块,食少纳呆,食后易吐,腹部胀满,大便灰白,小便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胎黄问诊 胎黄 新生儿黄疸 黄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