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海洋本草之鲟鱼
鲟鱼,又名鲔、鳇、鱏,为鲟科动物中华鲟。其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之功效。
鲟鱼,又名鲔、鳇、鱏,为鲟科动物中华鲟。其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之功效。
古诗文中鲟大多见江河中,如《诗经·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诗经·小雅》:“非鱣非鲔,潜逃于渊。”又如晋代张华《轻薄篇》:“玄鹤降浮云,鱏跃中河。”宋代陈造《雁汊东守风四首》:“野鹿敢伯仲,江鲟让甘肥。”宋代杜曾《峡山古调》:“至清逃鰌鱓,极奥容鲟鳣。”明代苏仲《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四·洞庭鱼》:“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亦有诗文中鲟见于海中,如三国陆玑《毛诗疏》:“鱏鱼,今东莱,辽东人谓之尉鱼,或谓仲明鱼。仲明者,乐浪尉也,溺死海中,化为此鱼。”又如明代梁维栋《鲟鳇觜黑夜苦雨》:“鲟鳇三月动云雷,午夜狂风海上来。”
鲟生长于近海,为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性成熟以后进入江河。生活在长江中的中华鲟,每年秋季10~11月份,性成熟个体溯江产卵,黏附于砾石上孵化,幼鱼游到沿海肥育。在我国多分布于近海及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大江河,目前在黄河已绝迹,珠江极少,长江现有量较大。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此《鲟鱼图》,提款为:生酒鲟鱼脍,边炉蚬子羹。明李宪章句。此图为《海底世界》实物写照。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海洋本草 图说本草 鲟鱼 益气补虚 活血通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图说本草《海洋本草》之珊瑚 下一篇: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