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黛玉伤春说情志调养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伤春,是古代文人挥之不去的难解情结,是深闺女子眉间心上的一声轻叹。
《红楼梦》中,拥有咏絮之才的林黛玉,听到小戏子们习唱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便勾起了满腹女儿心事。第二十七回中,她因误会生了宝玉的气,一时满腔辛酸无处诉,见桃花林中落英纷纷,掩埋落花时勾起伤春愁思,哭着念出一首“葬花词”。以致宝玉听后先是感叹,后竟大恸不能自持,大放悲声。“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正表达了黛玉的忧伤情绪。
中医所讲的“情志”,即为心情、情绪。人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称为七情。情志过激,则影响五脏,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会导致病变发生,或加重原有疾病。
第七十回中,又逢春季,黛玉作桃花行一篇,宝玉一看便知出自谁手,滚下泪来,因只有“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自幼父母双亡的黛玉,寄人篱下,性格多愁善感,因而动辄感怀身世,泪如雨下。由于她时常作悲,难免忧虑过度,悲则气消、忧则气结,表现在肺,不仅致肺气郁结,还耗伤肺气,所以常有喘嗽之证。
暮春,本是一个让人忧思的季节。女性更易感花伤己,哀叹流年似水,青春易逝。《牡丹亭》中,杜丽娘到花园寻梦,也如是感叹:“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也无人怨。”
在水样的春愁里,如果遭遇不顺心之事,见落红成阵、满城风絮,更是平添忧伤。精神压抑,难免损害身心。很多人在过度忧思恼怒后出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等。皆因肝主疏泄,如情志不畅,肝疏泄失调,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胃疾病发生,称为“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
治疗情志疾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先医其心,后医其身,心身并治,则标本兼治。人的精神一旦乐观、开朗,肝的疏泄功能也得以恢复,脾胃疾病也会渐愈。
《北史·崔光传》有言:“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吴师机《理瀹骈文》里也说道:“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黛玉虽有满腹心事无法倾诉,但她的爱好写诗、抚琴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心中的忧愁烦闷。大观园中,姑娘们还时常放风筝、斗百草、打秋千玩乐,都不失为怡养心神的好方式。
《黄帝内经》认为,春季调神,贵在畅达春生之气。调养情志要顺势而为,在万物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情志也要生机盎然。赏心怡情,令情志畅达,才能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若人体阳气不得生发,气机不畅,邪气乘虚而入,会出现咽喉肿痛、口角生疮、牙龈出血等“上火”症状。
因此,独自莫凭栏。“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敝之处……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落花风雨更伤人,不如怜取眼前春。烦恼时、愤懑时、忧伤时,不妨暂停手中的工作,离开尘世的喧嚣,放下俗世的纷争,轻衣缓带,或泛舟湖上,或处身郊野,欣赏良辰美景以舒畅情怀,调理情志,忘却烦忧。一如吴越王钱镠那封风情无限的家书上那句低语: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三国演义》毒泉之谜 下一篇:中医养人,书法养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