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学会60年回眸
为全国培养大量骨干人才
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先后办了7班,毕业学员有223人。学员中一部分由政府分配到河北、陕西、山西、绥远、山东、浙江、辽西、天津等省市及其他县区卫生基层组织,其余大部分都响应政府号召组织联合诊所。由于他们分科会诊,看病热心,减免医疗费,颇受广大群众爱戴。
1956年,国家陆续在北京及全国各地兴办中医高等院校、中医研究院所和中医公立医院,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毕业的赵炳南、关幼波、鲍介麟等一批人,被选送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以及到北京各大医院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从第一届毕业生中挑选李介鸣、乜竹溪、阎润茗3人到卫生部工作。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公布了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的规定”,并将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全部讲义及教学挂图刊印,分发各地参考采用。在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创办期间,全国中医进修教育机构从1950年的3个中医进修学校、22个中医进修班,发展至1953年的27校、131班,进修人数两万余人。
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针灸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010年11月16日,在听到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国医大师贺普仁回顾说:“可以认为,没有当时的北京中医学会,就没有针灸委员会和针灸研究班,没有针灸研究班,上世纪80年代针灸就不可能走出国门,更没有今天的申遗成功。”
政府重视针灸的普及推广
回顾过去,贺普仁感慨颇多。他说,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民间宝贵医学遗产之一。几千年来,虽然得到了继承发展,但由于历代统治政权的歧视和摧残,针灸的学术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针灸的普及推广。1950~1951年,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分别为当时出版的针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北京中医学会 中医学术团体 中医学会 中医事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半表半里概念产生于汉代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