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历史、文学、艺术关系密切
“节”的中心思想是自然、社会和人体的运动呈现出有规律的态势,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及人体的生命现象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有规律地表现出来。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节气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表现出显著的节律性,主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因时制宜,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阴阳平衡。
书法与中医在哲理上也有共通之处,如阴阳学说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书法,蔡邕《九势》:“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用于表现书法、体现自然的两大基本颜色——黑、白,分别为阴阳之属,书法中之执笔、运笔、用墨、结体、章法、布局、风格诸方面,其间的种种关系,也无不遵循和体现着阴阳的相对相依、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书写工具是毛笔,医家为给患者看病开方,必须具备读书写字的基本功,旧时老中医有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因此从古至今既是医药学家又是书法家的不乏其人,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邀、傅山、何鸿舫等,尤其是傅山,不仅医术高明,在医药界享有盛名,而且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著名书家书写的与方药、病症、养生等内容有关的墨迹在书法艺术宝库中屡见不鲜,著名的如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苏东坡《覆盆子帖》、黄庭坚《方药墨迹》、傅山《三垣兄方》等,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近代擅长书法的名医有范文甫、谢利桓、丁甘仁、萧龙友、恽铁樵、王仲奇、施今墨、顾筱岩、徐小圃、秦伯未、程门雪等,他们的书法皆臻上境,留下的方笺被人们当作书法墨宝收集珍藏,其书法作品多表现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崇高理想与济世活人的高尚医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 书法 医学 方剂 名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医古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