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怕冷阳气衰 夏季调补时正佳
时值三伏天,酷热难当,随便在外走一圈都大汗淋漓。如果有人在这时还说怕冷,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78岁的常奶奶就是如此,30多度的高温天气里还用棉袄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而且一年四季怕冷的“怪病”已经困扰了她两年多。好在,近日经过精心治疗,常奶奶症状有明显好转。
夏天冷得要裹棉袄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怕冷的感觉好多了,你看,我现在已经可以把棉袄脱掉了。”前天在中医院老年科诊室,常奶奶高兴地说。
据了解,常奶奶从两年前开始,就时常感觉浑身怕冷,体力极差,容易腹泻,尤其膝关节怕冷疼痛,一年到头秋衣、秋裤、棉袄不离身。即便到了最炎热的夏季,也觉得冷风嗖嗖,不敢吹空调、风扇,裹上薄棉袄才好些。“经常接不上气,有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太难受了。”
专家在仔细了解沈奶奶的病情,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考虑她的诸多症状并非疑难杂症,而是由于阳气亏虚所致,尤其膝关节疼痛就是阳气不足引起的虚寒性骨关节病的典型表现。经过1个多月的中药调理配合穴位敷贴,常奶奶全身怕冷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老年人怕冷多因阳气虚衰
年逾古稀,阳气渐衰,即使是炽热的夏天,专家在门诊也经常遇到像常奶奶这样怕冷甚至夏天穿厚衣服来就诊的患者,多与阳气虚衰有关。
“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煦功能,对于健康至关重要。”专家介绍,阳气就跟太阳一样,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活活的。而阳气的盛衰与年龄关系密切,对于老年人而言,阳气不足尤为多见。临床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夏季是调补阳气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三伏,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老年人扶正培本补阳的最佳时机,中医治疗和调补阳虚证具有很好的优势。专家表示,如有必要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些益气温阳的中药汤剂,调补阳气。另外,调整饮食、坚持运动、泡脚、三伏贴等方法都可以改善阳气不足的情况。
调整饮食
怕冷的人群宜食性温散寒、热量高而营养丰富的食品,饮食上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忌吃各种冷饮、生冷瓜果。
坚持运动
适度的运动、锻炼对老人来讲也有好处。有氧运动能让老人的身体变得更健康,也可以改善身体冰凉等常见的毛病。
泡脚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下肢暖,全身益”。对于老人而言,平时不妨多用热水泡脚。泡脚可起到刺激经络运行的效果。气血充足、血流通畅,寒湿之邪无处藏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用“运气”指导伏天养生 下一篇:常言道:热在三伏 伏天酷暑难耐怎么度?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