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佐料话草果,燥湿除寒 健胃散邪
草果,在宋、明、清等古代和近现代的许多中医药著作中均有收载,在古代的《饮膳正要》和当代的《新饮食本草》等食疗本草中亦有记载。其来源于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为主产区。
草果味辛香,其性温热,功能燥湿除寒,为脾胃寒湿病证的较常用药,主要用于寒湿内阻之脘腹胀痛、痞满、呕吐、泄泻、疟疾、瘟疫、食积不化等症。现代医学所称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斑秃等疾病的中药治疗中,也经常用到草果。
草果主含挥发油,油中含桉油精、香叶醇、柠檬醛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胃溃疡、调节胃肠运动、镇痛、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
草果入药用,多用果仁,且多入汤剂,用量为3~6克,不宜超量使用,因为草果温燥之性比较显著,超量使用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同时,阴血亏虚者应忌用。肠胃有湿热者亦忌用。孕妇、儿童不宜用。
草果虽被列入药食两用之物,并非能够直接作为食用之物,仅能作鱼、肉菜肴的佐料即香料之用,并有五香之一的说法,是烹制鱼肉、猪肉、牛肉、羊肉、鸭肉等菜肴中较佳的香料。
一般来说,用于炖煮鱼或肉食菜肴,多用带壳的整个草果;用于卤制牛肉、烧制酱排骨、猪蹄、肘子等,则用草果仁单独研粉,或与小茴香、八角茴香、肉豆蔻、肉桂、胡椒、丁香等混合研粉备用,临时取少许作为辛香佐料用之。
人们青睐用草果烹调菜肴,一是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因草果具有较浓郁的辛辣香味,可使菜肴味道香醇可口;二是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因草果本身即为芳香化湿药,可温散脾胃寒湿,消除寒湿积滞,有一定顺气、健胃和散邪作用;三是可以增色,因草果汁液的本色以黄红色为主,色较鲜艳。
值得注意的是,草果不能成为常用食物,仅是一种食用佐料,因为其性味辛热、燥烈,不宜过多或长时食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诗词中的“金银花”及其养生功效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