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炎热夏季,很多人的胃口不是很好,不少人会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加一些大蒜,以增加口感,提振食欲。而且由于大蒜很容易种植,不少家庭的阳台上它们也成为了花盆中的常客。
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大蒜最众所周知的功效就是杀菌消毒,不少家庭都会常备大蒜,吃生冷食物的时候,常常也会吃点蒜来杀菌。中医认为大蒜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对于居家防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痈疽肿毒、虫咬伤等都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名医别录》中记载大蒜能“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唐本草》中记载大蒜能“下气消谷,除风破冷。”《食疗本草》中记载大蒜能“除风,杀虫。”《日华子本草》中还记载大蒜能“健脾,治肾气,止腹痛,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专家介绍,家中若有人咳嗽了,可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的方法止咳。具体方法是:取大蒜一瓣和两倍于大蒜量的生姜,混合捣烂成泥,捏成饼状,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底涌泉穴,再以胶布固定,每次2个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居家防病保健还可以用大蒜防治流鼻血、小儿脐风等病。比如《简要济众方》中记载大蒜“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易方论》中记载大蒜“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
生吃大蒜虽好,但不是人人事宜。很多人喜欢生吃大蒜,认为这样更利于健康。这是因为大蒜被粉碎或切碎时,大蒜素就会释放出来,生吃时保留得更多。但是,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肠胃疾病患者要少吃。如果想吃大蒜,又担心肠胃不耐受怎么办呢?这里要跟大家说说大厨为啥爱用“蒜水”。因为大蒜切碎之后泡在清水里能有效降低刺激性,但是又保留了大蒜的功效,是一件一举两得的烹饪好办法。
采光要好 不可多种
在自家阳台种大蒜时,要注意光照度,如果光照少不适合大蒜生长,有可能大蒜的茎叶长得好,但是蒜头很小,所以阳台的采光一定要好,但不可暴晒。另外,在田间大蒜的种植距离大概在15~20厘米左右,阳台种植一般是盆栽或者是长条盆,一定要注意种植密度,不可贪多。大蒜种植方法很简单,挑选饱满健康的蒜头,然后分成一瓣一瓣的,不要把表皮去掉,将根盘朝下,头朝上种植就可以了,一个蒜瓣等于一粒种子,种好后覆土2厘米,浇透水就可以了。一般大蒜播种10~15天后全部发芽,萌芽期的根部主要进行纵向生长,最长根达1厘米以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大蒜 行滞气 暖脾胃 消癥积 解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通尿消肿选鲶鱼 下一篇: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