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饮料当水喝 已成为青少年痛风的主要因素
在人们的印象中,痛风跟其他慢性病一样,患病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离青少年还很遥远。然而近日,13岁的少年小天因为脚趾关节肿痛到医院就诊,家人以为不过是普通的运动扭伤,谁知检查结果令人痛心,孩子竟然患上了痛风。
接诊的医生在仔细查体、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小患者的血尿酸高达754μmol/L,几乎是正常人的两倍,关节超声可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滑膜增生,伴有结晶形成,最终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这么高的尿酸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那么将来急性痛风的发作频率可能会越来多高,发作强度越来越大,还可能引发痛风石、肾功能损伤、关节损伤等严重后果。找到原因并加以治疗迫在眉睫。医生在仔细排查了铅接触史、遗传病史等其他继发性痛风可能性后发现,小天特别喜欢喝碳酸饮料,按其父亲的说法,“孩子几乎不喝白开水,常年把饮料当水喝”,而这正是孩子痛风的“罪魁祸首”。
在经过足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炎镇痛,同时配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给予中成药治疗,5天后小天的症状迅速缓解。今后,小天还将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从小剂量开始加用降尿酸药物,逐步降低尿酸,溶解患者体内存在的尿酸盐结晶,努力将其尿酸控制在合理范围,最终减少疾病对机体的伤害。
青少年谨防“甜蜜的负担”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有很大关系。”专家介绍,丰盛可口的食物往往含有高嘌呤,大量的嘌呤分解生成大量的尿酸,血液中的尿酸饱和之后可以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器官,从而引起痛风,带来关节疼痛、肾绞痛等症状。另外,酒精也可以减少尿酸排泄,促进炎症诱导痛风发作。
然而,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不少人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只要不喝酒,不过度吃海鲜、肉等高嘌呤食物,就不会患上痛风,其实不然。“现在很多孩子都爱喝饮料,有的甚至拿饮料当水喝,殊不知过量喝饮料也会导致痛风。”专家表示,高糖、碳酸等饮料可引起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而这目前已成为青少年罹患痛风的主要致病因素。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说,生活方式的干预不仅是痛风治疗的基石,也是预防痛风的关键。
合理控制饮食 饮食与痛风的关系十分密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热量饮食,少喝啤酒、少吃海鲜,饮料也需限制饮用,同时注意荤素搭配。
减少摄入高嘌呤饮 动物内脏(尤其是脑、肝、肾),海产品(尤其是海鱼、贝壳等)和浓肉汤含嘌呤较高;鱼类、肉类也含有一定量嘌呤。
各种谷类、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含嘌呤最少,而且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食物,有助于降尿酸,应多进食。
摄入充足的水分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多喝弱碱水,弱碱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酸性代谢物,改善痛风患者的酸性体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一些天然的矿泉水、苏打水都是弱碱性水,出汗后应立即补充。
纠正不良习惯 生活作息要规律,纠正长期熬夜、大量酗酒或是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坏习惯。
积极锻炼身体 积极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脂肪堆积,在预防各类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高嘌呤 痛风 饮料 青少年痛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冬瓜西红柿煨排骨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