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中看古人养生
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骏马虽老却不甘伏枥在厩棚里,它所向往的是在千里之外的原野上奔驰;胸怀大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他的雄心壮志也是不会磨灭的。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仅由自然规律决定,积极调理保养,也可长寿。
人的年龄增长毫无疑问,但保持青年的蓬勃朝气和乐观主义精神,则是可能做到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就是描绘这种老而志不衰的精神状态吗?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活动,能增强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抵抗疾病,使衰老推延。“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便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中说:“精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曹操的诗篇,揭示了《黄帝内经》中老而不衰的秘密所在。
苏轼重视养怡性情,他清心寡欲,安于淡泊,虽然在生活上历尽坎坷磨难,始终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置名利得失于度外。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被流放到琼州,右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又说:“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古是吾乡。”身处逆境,充满自得之乐。他还讲过一段有关养生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这并不是消极遁世,逃避现实,而是借哲理的参悟,友朋的交游,山水的观感,以陶冶性情保持心身健康。
他还喜欢亲自栽种或采撷蕨菜,芦笋等价廉而富有善养的植物做菜蔬,爱吃容易消化而多含蛋白质的鲈鱼肉。他注意荤、素菜肴的比例配合。相传他有一首打油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必食笋炒肉。”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启示。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养心胜于治病 下一篇:学学苏东坡的减压之道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