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苏东坡的减压之道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逢逆境,不要气馁和自我放弃。应学习苏东坡的减压之道,寄情于所好,发展专长,积极营造快乐的生活,健康长寿也就自然相伴左右。
历史上,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政治上屡受挫折,生活中也历经坎坷,但他在诗、书、画等多方面成就斐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得享天年,这与他深谙减压之道密不可分。
苏东坡兴趣广泛,这无疑是减压良方。当他下放黄州时心境不免郁闷,但苏东坡很快找到精神寄托,钟情烹饪并屡有创新。
当时黄州人不食猪蹄,苏东坡就发明了一种做猪蹄的方法,使猪蹄成为当地美食。前前后后,苏东坡在流放黄州、惠州期间开发出20多道菜肴,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在精心制作美食的过程中,政治的失意也就慢慢平息了。
苏东坡还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贬居海南后,自己种植药材,在食疗养生之余,“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原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苏东坡由此使身心得以安定。
交朋结友,常与知己聊聊天也是他的减压之法。苏东坡有不少朋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坡与佛印”的故事,他与“苏门四学士”之间亦师亦友的佳话流传至今。
还有因“河东狮吼”这个成语而闻名的陈慥也为苏轼的好友。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当时正在隐居的陈慥听说后,在离黄州一百多里的歧亭设宴为苏东坡接风洗尘。当时,苏东坡刚刚出狱,还背着“不忠”的罪名。不要说官场上的人敬而远之,就是亲戚朋友也避之唯恐不及。
此时,受到陈慥如此热情的接待,让苏东坡十分感动。“此行非远别,此乐固无穷。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有这样的朋友,心中的阴霾自然一扫而光。
乐观的胸襟、积极的心态也是苏东坡降压的法宝。60岁的苏东坡被放逐到海南儋州,宋时的海南那可真是蛮荒之地,仅瘴气、瘴毒的传闻就足以令人心生畏惧。
但苏东坡经过观察,得出结论:“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于是,东坡先生心中坦然,海南不再是让他惊惧不安的生死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诗已体现出苏东坡乐为海南人的愉悦。正所谓“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此外,苏东坡与前后三任妻子都情深意笃,妻子的安慰也化解了他的种种不如意。还有写诗作画,沉浸其中自然会减轻他心中的压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逢逆境,不要气馁和自我放弃。特别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更应学习苏东坡的减压之道,寄情于所好,发展专长,积极营造快乐的生活,健康长寿也就自然相伴左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第一夫人”们的养生经 下一篇:陆游高寿与降气汤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