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养生讲究中庸之道
现已年过古稀的金庸先生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正是这种人生观指导着金庸,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自己获得满足。他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到北京来看到一个朋友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虽是家财万贯,却烦恼缠身,不得安逸。他说还是北京那个朋友过得好一些。
金庸先生说:“我的身体一向还好,但并不像有的媒体说的那样功夫了得,其实我不会功夫,一点也不会。1995年在香港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努力,成功地进行了小球弹性通塞手术,使我转危为安。许多人到医院看我,问候我,使我深刻感到真情的可贵。倘若没有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厄运,自己还不知道。以我这样的性格,平日很少对人热情流露,居然还有许多人关心我,真心地爱我……我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增加了160%。”
“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不过,我的散步并非步伐缓慢,而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品茗绿茶是金庸先生的养生之道,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无论看书还是写书法,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谈到前段时间在新疆落下帷幕的由金庸、聂卫平、林海峰、沈君山(台北清华大学原校长)4人发起的第三期“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中国棋院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与我下过棋、教过我,所以教过我的老师的段位加起来,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在我的许多作品中也都写到了围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玲珑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围棋体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宋美龄的养生之道 下一篇:学学苏东坡的减压之道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