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的病名是怎样产生的?
中医外科病的名称很多,其命名均有一定规律。它是根据发病部位、针灸穴位、所属脏腑、致病原因、突出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及范围大小等来分别加以命名的。例如,臀痈(臀部脓肿)、背疽(背部痈)、手癣,足癣等,是以部位命名的。人中疔(生在人中穴部位的疖、痈),委中毒(生在膪窝委中穴部位的脓肿)等,是以穴位命名的。肠痈(急性阑睢炎)、肝痈(肝脓肿)等是以所属脏腑来命名的。破伤风、漆癌、水火烫伤等,是依致病原因来命名的。翻花疮(皮肤癌)、麻风、黄水疮(脓瘪疮)、雀斑、脱骨疽等,是以突出症状来病名的。癌、蛇头疔(脓性指头炎)、鹤藤痰(膝关节结核),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等,是以其形态来病名的。丹毒、白癜风、黄秃疮,白秃疮等,是以病变颜色来病名的。烂疔(气性坏疽)、余毒流注(多发性转移性脓肿),瘾疹(荨麻疹)等,是以疾病特性病名的。以病变范围人小来命名,如小者为疖,生于皮肤浅表,一般范围多在一寸左右,大者为痈,一般范围多在二、三寸左右。还有以传染性而命名,如时毒(流行性腮腺炎)、疫疔(皮肤炭疽),等等。
此外,根据疮疡的临床表现,初起无头的称为无头疽。其发于骨骼及肌肉深处,漫肿皮色不变,而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的,溃后多损伤筋骨的,如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环跳疽、足踝疽(化脓性关节炎)等。若疮疡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馓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后状如蜂窝,叫有头疽(痈),如发于颈后发际处的叫脑疽(颈后痈)等。若发生存胸腹内脏处的癌肿,则称为内痈,按照不同部位有肺痈、肝痈等。生于颈部结喉处,其形如缨络之状的肿物叫瘿(甲状腺瘤);突出孔窍的小肉叫痔,多生在肛门和耳窍、鼻窍等处。疮疡溃后,若脓水淋漓,甚至日久形成管道,脓水经久不止的,如滴漏一样的叫漏,或孺管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