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眼病运用清热法应注意什么
眼在人体上部,热邪易侵,肝火易犯,古人有“目不因火则不病”之说,说明火证在眼科多见。清热药主要用于火邪热毒所致的眼病。1、火热侵袭局部,气血瘀滞,跟部缸肿,疼痛、化脓溃烂。如胞睑红肿,自睛红费,黑睛溃烂等。2、火热进入血分,造成出血,渗出、水肿。如眼内出血,视网膜水肿,视尉膜新鲜渗出,房水混浊,前房积脓等。3、火热伤津,目赤,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口渴,舌红,脉散等。在眼科临床上,清热洼常与解毒,泻火,凉血等法同用。
1、清热解毒法:多用于外感风火热毒引起的眼病。如天行赤眼、暴风客热、聚星障等。常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兰根、紫草等药。外障眼病早期,清热药常与疏风药并用。方剂如双解汤,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天花粉、黄苓、龙胆草、荆芥、防风。
2、清热泻火法。脾胃素有积热,或肝胆火旺,复感风热之邪,火毒交攻,上灼于日,症见胞睑红肿如桃,白睛红赤如火,黑睛生翳如凝脂,或有黄液上冲,热泪如汤,疼痛难忍,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方剂用银花复明汤、龙胆泻肝汤等,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黄芩、黄连、龙胆草、栀子、生石膏、知母、天花粉、大黄、芒硝、木通等。如见胞险红肿,口千便燥,为脾胃有热,当用生石膏,知母、大黄、芒硝等药。两眦红赤,口舌生疮,小便黄赤为心火旺,可用黄连、生地黄,术通、竹叶之类。白睛红赤为肺热,当选黄芩、桑白皮、桔梗。黑睛生翳,瞳仁缩小,口苦脉弦,为肝胆火旺,以龙胆草,黄苓、栀子、夏枯草为主。瞳仁疾患,又有五心烦热,夜间口千,颧红,脉细数,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自以生地黄、女贞子、知母、黄柏为宜。
3、清热凉血法:多用于热入血分引起的眼出血、渗出,房水混浊等。血色鲜红,且有心烦、舌红、脉数等症,常用犀角地黄汤。火热炽盛,配伍泻火药,如泻心汤、白虎汤等。出血较多,配伍凉血止血药。
4、养明清热法:用于火热伤阴,或病程较久,反复发作的目疾。常见眼内干涩,口千咽燥,或鼻燥生疮,舌质红。常用养阴清热场,主要药物挪生地黄、知母、天花粉、石斛、金银花、芦根、生甘草。治疗实火,往往苦寒清热、甘寒养阴,通里攻下、清气凉血等法并用。眼虽位于人体上部,但下法用之得当,收效很快,此为上病下取,“釜底抽薪”。然而又不能过用寒凉,以免损伤脾胃,致使病邪不去,正气先伤,不利于服病的恢复。因为寒凉药能使气血运行滞缓,翳被寒凝,不易消散。因此,应用本法的关键在于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泻其有余之火,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如寒凉水过,使实热证变为虚寒证,造成新的阴阳失调,就会给治疗带来困难。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眼病常用的内治法 下一篇:眼科如何运用疏风之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