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预防冬春小儿麻疹高发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临床特征。
麻疹病人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麻疹病毒除可经空气中的飞沫直接传播外,也可经患儿接触物品引起传播。
专家表示,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的人群均易发病。麻疹以小儿多见,尤其5岁以下儿童,但近年来大年龄组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且不易识别。家长可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咨询疫苗接种相关事宜。
荨麻疹是常见病,因风团随起随退伴有瘙痒,令孩子和家长烦恼,尤其难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诱发因素避开,因此常常发生荨麻疹。为什么上述因素可以引发荨麻疹呢?这要从荨麻疹的发病机理谈起。荨麻疹的发病机理有以下几种:
过敏性: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这属于I型过敏性反应。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被吸入,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
除了较常见的I型过敏性反应,还有I、II和IV型。如输血、治疗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引发的荨麻疹,就属于III型过敏反应。
非过敏性: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
1、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
2、胆碱能性荨麻疹。温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发荨麻疹。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4、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都较少见。
总之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其发生的机理既有过敏性,也有非过敏性。
麻疹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麻疹 注意预防冬春小儿麻疹高发 免费索取麻疹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