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是一种眼底病,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曾受过眼外伤或高度近视的人中。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黄斑裂孔分为板层裂孔和全层裂孔,它主要由炎症、外伤、中毒、变性与高度近视等所致的长期黄斑囊样水肿发展而来。
当人们发现看到之物体颜色有变化,失去本来的色泽,或发灰暗,眼睛平素又无眼红、流泪、疼痛等症状时,就要想到可能是眼睛的视网膜出现了病变,即眼底病变,就要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眼底,如果经眼底检查视网膜的黄斑部出现了病变,见到红色的圆形裂孔,就叫做“黄斑裂孔” 。
得了这种眼病不要紧张,平素要注意眼的保养,如过度用眼、长时间的看电视或报纸,尤其要避免眼球的过度振动,不要劈劈柴、剁肉馅等,防止视网膜因黄斑裂孔而出现脱落。一旦黄斑裂孔形成,并且突然眼前有大片黑影遮盖,或有大量飘浮物出现,就预示着视网膜可能出现了脱离,就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必要时需作眼的手术治疗。单纯黄斑裂孔和伴有视网膜脱离的黄斑裂孔均可采用手术治疗。此外,根据病因也可保守治疗。
黄斑裂孔为发生于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局限性缺损裂孔,因中心凹仅是黄斑的中央部分,所以严格的说应称作黄斑中心凹裂孔。多种原因能导致黄斑裂孔,诸如外伤(包括眼球钝挫伤、激光意外和日蚀等辐射性损伤)、变性近视及高度近视、原发性黄斑囊样变性、发生于各种眼病的继发性黄斑囊样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视网膜或/及脉络膜病变、糖尿病黄斑病变等),作为此等疾病的一种体征、并发症或后发症。
外伤性黄斑裂孔与裂伤(trumatic macular hole rupture)由于黄斑中心无血管区(黄斑中心凹)组织结构上的特殊性,当眼球前段受到钝力冲击后可以直接破裂形成裂孔,亦可因Berlin水肿持续不退,由囊性水肿发展为囊性变性,终于导致裂孔形成(macular hole),严格地说,中心凹是黄斑的中心部分,应称为黄斑中心凹裂孔。
检验镜下,裂孔呈正圆形大小约1/3~1/2PD。在深红色底面上有少数黄色小点(smallyellow deposit),此种小点被臆测为色素上皮结节增生或是吞噬脂褐色的巨噬细胞。孔缘有狭窄的灰色轮晕( gray halo),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光切线在裂孔处中断。Watzke征阳性。
FFA在裂孔形成之初,无异常改变。经过相当时间后,由于其下色素上皮废用性萎缩而有透见荧光(即schatz所称的窗样缺损)。
黄斑裂孔一旦形成,中心视力受到不可逆性严重损害,如果玻璃体正常,无视网膜脱离迹象者,不必处理。如见有裂孔周围或眼底下方低位视网膜脱离者,可考虑手术或激光光凝(裂孔周缘,但应避开孔缘鼻上侧,以免影响其旁中心注视),亦可考虑玻璃体手术。
黄斑裂伤(macular ruoture)常伴于黄斑出血,与裂孔不仅形态相异,更因出血等因素的刺激,引起支持组织反应性增生,故在检验镜下见到灰黄色致密斑块,斑块通常呈楔状或条状,和裂孔不能自行修复的情况有所不同。
如上所理由,严格地说应称作黄斑中心凹裂伤。
特发性老年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senile macular hole)在所有黄斑裂孔病例中占很大比重。自内境界膜至视细胞层全部缺失者称全层裂孔;尚有部分组织层保持完整者称板层裂孔。神经上皮层内层组织缺失而外层组织层犹有不同程度保存时,为内层板层裂孔,反之则为外层裂孔。二者间以内层板层裂孔多见。安徽医科大学眼科教研室资料:1978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下一篇: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概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