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如何治疗
先兆流产的治疗以安胎为主。配合心理疏导与生活调适。 习惯性流产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夫妇双方各项检查结果,明确病因,若有可能,应在再次妊娠前进行治疗。怀孕后则应积极安胎,以防止流产。
一、一般治疗
1.先兆流产:应卧床休息,禁忌性生活,有阴道出血者,避免重复的阴道检查,确需检查时,操作应轻柔。注重心理疏导,使患者情绪安定,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同时,应以支持疗法,加强营养,适当补充糖、盐、氨基酸、维生素、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可使用叶酸5mg,口服,每日3次,以促进胚胎发育。如孕妇进食不足,也可使用果糖、氨基酸、能量合剂等。住院病人可给予低流量吸氧。
2.习惯性流产:经历了连续多次的流产,JL、身俱损,应休养一段时间,并查找流产的原因,进行治疗调理。一般而言,应避孕半年左右,以避孕套为首选避孕方法,不宜采用囊素类避孕药物,以免影响排卵;也不主张使用宫内节育器,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在此间,应给予均衡的营养,进行适度的锻炼,以增强体质。还要作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糠虑、抑郁、恐惧、悲伤等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自信心,积极进行检查与治疗。
—再次怀孕后,应注意休息,积极安胎,避免再次流产。
(一)先兆流产
治疗重在安胎。安胎之法,重在补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以养后天之本,使气血健甲。冲任充盛,则胎元得固。
1.肾虚
主证: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稀,如黑豆汁,腰膝酸软,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尿频,夜尿多,面部或眼眶黯黑,舌淡或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弱。
治法:补肾健脾,养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2.脾虚
主证: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或腰酸,小腹隐痛空坠,JLl悸气短,神疲乏力。纳差,便溏,面色无华,或萎黄,舌谈胖,苔白,脉细滑。
治法:健脾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减。
3.血热
主证: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腰酸,腹痛,面赤心烦,口干咽燥,或五烦热,便秘,尿黄,舌红或边尖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养血,滋肾安胎。
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
4.血瘀
主证:素有盆腔包块或子宫肌瘤等斑痼疾,或孕后外伤跌仆,阴道少量出血,色黯红,小腹拘急疼痛,腰酸下坠,舌黯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益气和血,活血安胎。
腹冷痛,四肢不温者,加艾叶12g、桂枝10g。
[二)习惯性流产
治疗重在孕前调理。根据辨证与辨病,改善证候,纠正引起流产的病理状态,避免再次流产。怀孕以后,则参照先兆流产的治法,积极进行安胎治疗。
1.肾虚
主证:屡孕屡堕,或流产后难于受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黯,腰酸,头晕,耳鸣,神疲,面部黑斑或眼眶黯黑,夜尿频多,舌淡黯,苔白,脉沉尺弱。
治法:补肾固冲。
方药:滋肾育胎丸(罗元恺经验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流产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习惯性流产的症状与体征 下一篇:习惯性流产的中医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