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严重窒息是导致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1.凡能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1)孕母因素:母亲患心、肾疾病,慢性肺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毒症)、糖尿病,严重贫血,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多胎,孕母年龄>35岁或<16岁,吸烟或吸毒、以及应用降压药、镇静剂或麻醉剂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
(3)脐带因素:如脐带扭转、绕颈、打结、过短、脱垂、畸形等。
(4)胎儿因素;如畸形(心、肺、纵隔、脑)、颅内出血等。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及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等。早产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胎儿有严重呼吸道、心血管畸形者,胎粪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等。多数发生在产程开始以后,胎儿因缺氧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粪;随后进入抑制状态,胎心减慢和节律不齐,少数缺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分娩因素: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胎头吸引不顺利;产程中的麻醉、镇痛药使用不当等。
2.发病机制
(1)原发性呼吸暂停
当胎儿或新生儿发生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时,呼吸和心率增快,机体血流重新分布:次要组织、器官,例如肠、肾、肌肉、皮肤等的血流量减少,而供给生命器官,如脑、心肌、肾上腺等器官的血流量增多,以优先保证其供氧量。血压增高,心输出量增加。如果窒息病因持续存在,很快出现呼吸停止,心率减慢,称为原发性呼吸暂停。此时心功能尚好,肌张力存在,如及时去除病因,合理复苏,可以恢复自主呼吸;
(2)继发性呼吸暂停
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继续减慢,血压下降,肌张力消失,苍白,呼吸运动减弱进而出现继发性呼吸暂停。在本阶段,生命器官供血减少,脑损伤发生。心、肾等多器官受到缺氧缺血损伤,并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患儿对刺激无反应,不能自发地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外界正压呼吸帮助则无法恢复而死亡;
(3)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窒息可导致PaCO2升高,PaO2和pH下降。应激情况下早期血糖增高,晚期出现低血糖症。因窒息、酸中毒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肝酶活性下降,可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窒息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新生儿窒息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免费索取新生儿窒息资料
上一篇:新生儿窒息的紧急处理的方法 下一篇: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新方案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