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阴气,做到防燥,正所谓“秋冬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次年阳气生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适当“秋冻”:夏去秋来,由热转凉至寒,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之相应改变,因此,应进行一些锻炼,逐渐增强体质,以适应气候的变化。“秋冻”,即避免多穿衣物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以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养的养生需要。当然,进入深秋时,就应注意保暖,若气温骤降,一定要多加衣物。总之,秋季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或病情加重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2)饮食调养:秋季饮食宜“省辛增酸,以养肝气”。秋天燥气盛行,易伤津液,饮食宜多吃增液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蜂蜜、芝麻、新鲜蔬菜、猪肺、鸭肉,多饮开水、牛奶、豆浆等以滋阴润燥养肺,弥补损失的阴液,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其次,应少辛增酸,抑肺扬肝,有助于肝气疏泄。少辛即少食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及禁烟戒酒,增酸即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的水果,如石榴、柚子、苹果、葡萄、山楂等以免助燥伤阴,加重秋燥。另外,秋季五谷初成味美,但重症肌无力病人脾胃气弱,应慎食,以防愈加损害脾胃功能,加重病情。
(3)早睡早起:“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早睡,以避晚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从清爽,以顺应阳气的舒张。早起晨练,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又有助于机体功能活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总之,只要按照秋季养“收”的原则,顺应自然,就能增强心肺功能,对预防秋季因呼吸道疾病而加重重症肌无力病情是十分有益的。
(4)心态平和:秋季重在养“肺”。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和肃降,因此,养“肺”贵在调节情志。秋之日,草木衰败,万物肃杀,人体内的肺气相对旺盛。人们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难免会产生凄凉、苦闷、消沉的心绪,所以,秋天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重症肌无力病人要结合自身病情、体质参加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
(5)运动调养:秋天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因此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秋天是进行户外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可根据各自的病情和体质,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关运动项目适当进行,当然要避免运动量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耗伤。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运动量可适当增加,以便在严冬来临之前,体质明显提高,以便增强抗寒耐冻的能力。总之,重症肌无力病人秋季坚持适当运动,既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功能,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
重症肌无力护理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重症肌无力患者 秋季养生 内存阴气 运动调养 心态平和 免费索取重症肌无力护理资料
上一篇:重症肌无力患者冬季养生 下一篇:重症肌无力患者夏季养生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