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放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眨剌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贬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内经》中,其明确地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热喘、头痛、癫狂等疾病。
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 - 10cm, 针柄直径约2mm, 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细针长5~7cm,针柄直径约1mm,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小眉刀:长7~10cm,刀刃长约1cm,也十分锋利。如当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注射针头、缝衣针、瓷器碎片、刮胡刀片等代替,但要注意消毒。
使用时,将针具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mm,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如果血液或黏液流出不畅,可以在针孔周围推压挤捏,帮助血液或黏液流出。
1.风寒袭肺型:症见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咳痰稀薄,喉中或有哮鸣声,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等表证,或有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操作】大椎挑刺出血;尺泽、委中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静脉出血,令其血流自止。少商、耳尖、耳垂点刺出血数滴即可。
2.风热犯肺型:症见喘促气粗,或见喉中痰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鼻翼扇动,痰色黄稠,口渴,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浮数。
【操作】点刺太阳、百会出血3~5滴。大椎、风门、肺俞点刺出血后可配合火罐拔吸5分钟。
3.痰浊阻肺型:症见喘息,咳嗽,痰多,咯出不爽,甚则喉中有痰鸣声,胸闷,恶心,纳差,口淡,或有背冷,舌苔白腻,脉滑。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
【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后以闪火法将中号罐吸附于局部,出血1~2mL,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4.痰热壅肺型:症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操作】曲池及委中缓刺静脉放血,少商、鱼际、耳后静脉点刺出血。肺俞、太阳刺后拔罐2~3分钟。每日1~2次或隔1~2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5.肺气虚型:症见喘急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面色晄白,痰清稀易出,舌苔薄白,脉弱。
【取穴】耳背部第二条静脉。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拇、示、中指固定耳壳怒张之血管,右手持消毒刀片,划破血管,使之出血。继用小棉球加压止血,外贴以小胶布固定即可。
注意
1.应用放血疗法前,对病人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对放血的顾虑。
2.针刺时应谨慎,不要进针太深,创口过大,损伤其他组织。可用消毒棉球裹住针身或刀身,露出2~3mm的针尖或刀尖,捏着棉球针刺。划割血管时,将血管划破即可,不要将血管割断。
3.针具及放血局部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每次放血不可太多,一般以三四滴为宜,继续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
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