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流感四法
中医认为,儿童患流感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受凉,尤其是背部受凉,这是外邪从皮毛而入,束缚肌表而致;其二是传染,多由吸入病人喷嚏、咳嗽等飞沫,经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而成。因此,预防儿童患流感,除了保持环境卫生、室内通风、勤洗手、清淡饮食外,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衣被厚度适宜 衣被过薄容易受凉,过厚出汗同样易于感冒。那么,孩子的衣被穿戴多少合适呢,一般认为穿衣多少以小孩的“背暖为佳”,被褥的厚薄以“足暖为准”,不要以小孩的手凉作为标准。
活动适度 感冒发病原因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及低年级小学生在课间蹦蹦跳跳、追逐打闹等过度活动后,回到教室上课时背心都是潮的,有的甚至是湿的,这时如果有体质较差、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非常容易患感冒。因此,要防止儿童冬季做较为剧烈的体育活动或活动后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以防感冒。
避免传染 传染性强是流感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因此,在流感高发的冬季应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家长患感冒后要尽量避免和孩子接触,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今年流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二孩家庭发病率较高,两个孩子互相传染,反反复复、迁延难愈。此时,家长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两个孩子隔离5~7天;二是给予未患流感的孩子服用已患流感孩子治疗药物的半量,防止未患病孩子患病。
药物预防 在冬季流感高发期,一般健康的儿童不需要用药物来预防感冒,但对于平时经常患感冒的孩子可给一些药物来防止流感。经常感冒又称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判定标准为:0~2岁儿童,每年患感冒7次称之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每年患支气管炎3次或患肺炎2次,称之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5岁儿童,每年患感冒6次称之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每年患支气管炎2次,或患肺炎2次,叫反复下呼吸道感染。5~14岁儿童,每年患感冒5次称之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每年患支气管炎2次,或患肺炎2次,叫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符合这一标准的孩子,在流感的高发期应给予一些药物干预。
中医将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分为两型,一是肺卫气虚型。孩子除了反复感冒外还有面黄、多汗、厌食、乏力等症状,可选用玉屏风颗粒或童康片治疗。二是肺胃实热型。孩子平时有咽红、口臭、厌食、大便干燥等表现,稍感风寒即发感冒,临床中对年龄较小者,可选用小儿至宝丸;年龄较大者可用黄栀花口服液、芩香清解口服液治疗,用量按药品说明书中不同年龄儿童用量减半服用即可或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此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科学调护是预防或减少流感发病的治本之法,古人有“若要小儿安,需与三分饥与寒”的论述,平时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食物,避免食积;天气转凉时不要过早将孩子“捂”起来等,这些方法都对预防流感有帮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预防儿童流感 玉屏风颗粒 小儿至宝丸 黄栀花口服液 芩香清解口服液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流感流行的季节 如何做好儿童流感的防治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