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用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中成药
小儿感冒,除鼻塞、清涕、喷嚏等一般症状外,大多有发烧,又容易咳嗽,并常兼有消化不良,或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而且得病后发展很快,所以应及时治疗。除可使用前面介绍过的治疗感冒、咳嗽的不少中成药外,还有一些专供儿童使用的中成药。
小儿感冒冲剂:本品由薄荷、藿香、板蓝根、大青叶、地骨皮、生石膏等制成。具有解表散热的功能。主治小儿一般感冒发烧;也可用于小儿流感发烧。每次服3~6克,每日3次。
保童止咳丸:本品由荆芥穗、薄荷、紫苏叶、葛根、金银花、黄芩、前胡、桔梗、桑白皮、浙贝母、胆南星、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杏仁、枳壳、麦冬、天花粉、玄参、冰片、川木通、甘草制成。具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的功能。主治小儿伤风感冒,咳嗽痰多等症。3岁以下,每次服半丸,日服2次;3岁以上,每次眼1丸,每日2次。
小儿至宝丸:本品由紫苏叶、广藿香、薄荷、羌活、陈皮、制白附子、胆南星、白芥子、川贝母、槟榔、山楂、茯苓、神曲、麦芽、琥珀、冰片、天麻、钩藤、僵蚕、蝉蜕、全蝎、麝香、牛黄、雄黄、滑石、朱砂制成。具有解表、化痰、消食、镇惊的功能。主治小儿伤风,发热,流涕,咳嗽痰多,食滞乳积,呕吐腹泻等症。每次服1丸,每日2~3次;3岁以下者减半。
小儿化痰丸:本品由薄荷、桔梗、川贝母、橘络、姜半夏、天南星、天花粉、钩藤、天麻、天竺黄、石菖蒲、朱砂、僵蚕制成。具有化痰止咳、熄风定惊的功能。主治小儿发热,咳嗽痰多,烦躁不安,甚至四肢抽搐者。每次服1.5克,每日1~2次。
另有小儿化痰片,其组成、功能与适应证均与本品相同。每次服3片,每日1~2次。
小儿珍贝散:本品由人工牛黄、珍珠、川贝母、合成竺黄、沉香、胆南星、硼砂、冰片制成。具有清热消炎、化痰止咳的功能。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和哮喘性支气管炎。 2岁以下每次服0.15~0.3克;3~5岁每次0.3~0.6克;6~12岁,每次0.6~0.9克,每日3次。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本品由麻黄、杏仁、石膏、金银花、板蓝根、瓜蒌、甘草制成。具有宜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能。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性支气管炎。2岁以下每次服5毫升;3~4岁每次7.5毫升;5~7岁每次服10毫升。每日3~4次。
中成药资讯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儿感冒 咳嗽 小儿感冒冲剂 保童止咳丸 小儿至宝丸 免费索取资料
上一篇:怎样选用治疗产后病的中成药 下一篇:循证研究彰显“祖师麻膏药”临床价值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