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蒸出完美馒头
馒头是很多人喜爱的一款主食,但是对于一些新手来说蒸出又好看有好吃的馒头却不是一件易事。下面就针对蒸馒头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一下介绍,让新手也可以蒸出完美的馒头!
状况1 膨胀后塌陷
原本完美的表皮却出现个大泡泡,打开蒸笼后随即塌陷,感觉像起了水泡;
原因:发酵过头,因为发酵过度让面团组织加大扩散,撑起了表面但却失去了支撑力,因此膨胀后又塌陷下去了;
解决方式:减少发酵时间或减少酵母粉数量。
状况2 馒头内部组织松散
表皮虽然看起来完整,但是一剥开,内部的组织松松散散且孔洞过大,吃起来口感也不佳,感觉粉粉的;
原因:发酵过头,发酵太久会使得面团组织扩散,因此在蒸熟后内部组织因此撑大,造成口感不够绵密,孔洞也会过多过大;
解决方式:减少发酵时间或减少酵母粉数量。
状况3 表面开裂、不光滑平整
原因:发酵好的面团经过和面揉成型的过程中,面弹性增强;
解决方式:捏合褶皱处封口,将馒头封口处朝下放搓圆,做第二次发酵(30分钟左右),放入蒸锅用冷水开蒸,水开后计时20分钟出锅。
状况4 馒头里边有蜂窝状气孔不均匀
原因:手工揉面过程中,气孔被破坏的程度不同;
解决方式:用面杖擀开,除泡。
状况5 馒头干扁缩水
蒸好的馒头打开蒸笼却是缩水的状态,而且也没有弹性,吃起来乾乾硬硬,表面更是干皱;
原因:发酵不足,因为发酵的时间不足,因此面团组织无法顺利膨胀,在蒸的过程中虽有膨胀,但却内部组织支撑力不够,反而萎缩干扁,口感也因此变得较为干硬;
解决方式:增加发酵时间或增加酵母粉数量。
状况6 馒头全部沾黏在一起
所有的馒头边边全部沾黏在一起,或是沾黏到蒸笼,再拿取的过程中只要一不小心馒头就被弄坏了;
原因:没有安全距离。因为馒头在蒸的过程会膨胀大约一倍的体积,因此馒头与馒头之间,以及馒头与蒸笼之间,需要间隔半个馒头以上的空间;
解决方式:增加馒头之间的置放距离。
状况7 馒头表面湿湿黏黏
冷却后的馒头拿取时发现表面湿湿黏黏的,整颗好像泡过水一样,吃起来口感极差;
原因:水气回渗,因为在蒸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气,熄火放置冷却后,蒸气在蒸龙中凝结成水珠,滴落回渗到馒头中;
解决方式:蒸熟后,千万不要焖在锅里。
状况8 干硬的馒头
没有馒头应有的软,整个干干硬硬,有些部分甚至变成无法入口,如同石头;
原因:发酵不足,特别是二次发酵不足。这是发酵的时间非常短造成的,让酵母粉根本来不及在面团内发酵膨胀,组织完全没有撑起,所以整个馒头还是呈现硬的状态;
解决方式:增加发酵时间,特别是二次发酵时间或增加酵母粉数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自制果酱的成功技巧 下一篇:如何煮出滑嫩的鸡蛋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