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温病学理论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京举办
8月28日,京津冀地区温病学理论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呼吸、肾病、神内、消化、重症医学、针灸等专业的十余位专家,以中医温病学理论为中心,通过重新认识温病学、寒温之别与理法方药术、针药并用、温病理论阐析、新冠救治感悟及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和多手段治疗的临床感悟等专题演讲,详细探讨了温病学理论在临床的应用及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方案,并结合多手段治疗验案分享,让参会学者不仅重温了温病学的重要理论,又结合临床对疑难病诊疗和多手段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做《重新重视温病学在中华医学中的地位》的演讲,阐释了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会长刘景源教授进行《寒温之别与理法方药术》的讲座,论述疫病的寒温之别,应明辨而论治,并阐释了中医学理法方药术中理与术的关系及临证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多位教授做了讲座。其中,张立山教授进行《栀子类方应用浅见》的演讲,以点带面阐释了一类疾病的辨治思路;冯淬灵教授通过分享发热验案,论述了中医药对发热性疾病的诊疗思路;赵进喜教授通过讲授《传承贵“诚”,兼谈伏邪及其临床意义》,提出“三维同治”综合治疗的诊疗思路;李侠教授进行了《从伏邪温病看IgAN》的讲座,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介绍IgAN肾病诊疗思路;逯俭教授通过《温病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的讲座,讲解了针灸临床对温病的诊疗经验;张龙生教授以薛生白4号方治疗脑梗死,认为温病方可用于中风病,并提出内外风的治疗大法;王兰教授结合新冠肺炎重症的救治体会,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机、病证以及临床用药进行了总结;蔡阳平教授讲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温病体会;刘宁教授分享了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思路和多手段治疗的临床验案。此外,还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汶教授进行了《分消走泄法之新用》的讲座,分享了温病分消走泄法对内科疑难病的诊疗经验。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中医科姜晓维主任通过临床验案举例分享了温病分消走泄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名医传承工作室暨刘景源工作室疑难病诊疗中心揭牌仪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国家中医药局举办红色三明故事宣讲活动 下一篇:山东济南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伤寒论】一遍学会113个古典经方!
- 手指头尖麻木挂什么科室,三伏天里的肾气不固——肾合jjn
- 左手手指头麻木怎么回事,肾气不固的深层对话——肾合jjn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