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中医丰碑,人民英雄
他亲自挺身而出,为饱受多年争议的中药注射剂正名,他的一句“对重症患者善用中药注射剂可力挽狂澜”,一句“早用,大胆用”,澄清了外界对中药注射剂的误会。
血必净、参麦/生脉、参附、痰热清、热毒宁等中药注射剂纷纷开始在临床大显身手,经西医专家临床观察证实,它们的确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对改善血氧饱和度、抑制炎症风暴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他又提出,加强重症患者的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和西医药优势叠加的作用。在他的号召和身体力行下,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逐渐开展重症病房中西医联合查房。后期研究显示,在一项75例的重症患者临床对照试验中,中西药并用组和单纯西药组相比,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天。
作为一名中医专家,张伯礼在武汉战场始终强调,中西医优势互补,没有主次之分,两种医学发挥作用,是国人之福气。他时刻团结两军,要的是中西医同仇敌忾,最终会师在胜利的高山之巅。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张伯礼正是团结中西医的一座桥梁。
花开迎凯旋 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爱着中医药
其实,早在江夏方舱医院还没有闭舱时,张伯礼已经在思考出院患者的康复问题,面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咳嗽、胸闷、复阳等症状,年事已高的他依然孜孜不倦向中医药寻找答案,在张伯礼看来,冷冰冰的治愈率没有意义,让患者重新回归生活才是他的心愿。
他夜以继日,联合武汉一线专家,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有效指导了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7月24日,当张伯礼回到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武汉,看到曾经的患者们如今都能正常地生活,他满意地笑了。
他喜欢春意盎然、百姓无忧的武汉。
曾有很多人问他:“您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不必到前线来?”
他总是这样说:“不!如果不严重,国家不会点我的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来,而且还要战斗好!”
张伯礼说,党和国家这份信任是无价的,绝对不能推。17年前他在非典一线的承诺仿佛犹在耳畔,“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17年后,再征沙场,已是岁月染白发的张伯礼,为了人民,为了中医药拼尽了全力。
作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的带头人,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张伯礼,这次用科技之光照亮抗疫的战场。
张伯礼带着科研团队,以科技力量为指引,依靠大数据大规模开展中医证候学研究,快速进行药物筛选和新药研发,大大提升了临床辨证的精准度,为中医药临床辨证治疗指明了方向。他们还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针对新冠肺炎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指标”,新冠肺炎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COS-COVID)。繁重的工作之余,张伯礼向国际各组织机构、国家分享交流中医药抗疫经验,推动了中医药方案在国外临床的使用观察和疗效验证。
以张伯礼带头的中医人走在了世界抗击疫情的第一方阵。
但卓越工作成绩的背后,是他用宝贵健康做出的交换,张伯礼将“胆”留在了武汉,这样的牺牲,他无怨无悔。
5月22日,当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伯礼走进会场时,在场所有人为这位抗疫英雄鼓掌,他却说,“人民选我为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恰如这次他获得人民英雄称号时的话,“代中医人受誉”。在时代的潮流中,不论名誉把他推往何处,无论他身居何位,他始终都能记得,他生命的底色,人格的铺陈,是人民群众,他代表的永远是人民,热爱的永远是中医药事业。
通过新闻,我们总容易看到张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张伯礼 人民英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国中医科学院 庆祝2020年中国医师节 下一篇:《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印发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伤寒论】一遍学会113个古典经方!
- 手指头尖麻木挂什么科室,三伏天里的肾气不固——肾合jjn
- 左手手指头麻木怎么回事,肾气不固的深层对话——肾合jjn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