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中医药成了防治“急先锋”
3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效恩介绍了济南市的抗疫工作,济南47名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45例,占95.74%。
济南在疫情之初即确定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防控救治策略,“慢郎中”成为了防治“急先锋”。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中医药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中医药应急队伍7支、中医防疫队伍5支,研究出台并不断完善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医药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二是强化中西医综合施治。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中医药专家全程参与确诊病例的诊疗方案制定、联合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运用院内中药制剂和中医经验方,实施中医药干预。47名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45例,占95.74%。三是发挥中医预防作用。协调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熬制中药防疫汤剂,累计为3万余名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重点区域防控人员提供防疫汤剂11万余份。制定15个针对不同人群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升市民免疫力,服务复工复产。
济南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疫情之初即明确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为市级定点医院,全面承担济南地区确诊病例救治工作。配强人力资源,统筹辖区优质医疗资源,组建省市两级专家指导组随时会诊研判,4名省级专家驻院指导。从全系统调配286名医护人员,完成梯次培训,随时后备增援。完善设施设备,指导该院规范设置隔离治疗病区6个、救治床位176张。为该院改造增设重症监护病床30张、负压病床4张;增配呼吸机37台、心电监护仪68台,保障临床救治需求。强化综合施治,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医中药、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一人一策”,确保救治效果。从严把握出院标准,规范执行出院病例管理规定。严格落实院感控制措施,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
济南市研判疫情发展形势,持续扩容救治资源,做好万全准备。强化救治力量储备,在优先保障市传染病医院救治力量基础上,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抽调力量,组建3个救治梯队,备足医护人员、救治床位、设备设施。利用网络在线、实战轮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预防、诊疗相关培训,累计培训医务人员15.64万人次。强化药品物资储备,疫情之初即与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签订α干扰素、奥司他韦等药品订购储备协议,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药品储备,药品储备量不低于医疗机构40天用药需求量。多方联系购置、申领防护救治设备设施,累计筹集各类口罩138万余个、医用防护服16万余件、呼吸机等救治设备11类268台套,手持测温仪9000余个、急救车14辆(含负压急救车4 辆)。重点救治单位应保尽保,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需求基本满足。疫情以来强化发热门诊建设,新建发热门诊9家、改扩建26家,全市62家发热门诊规范运转。针对从严管控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需要,确定发热患者集中留观医院,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放发热患者留观病房共计1372间。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西医结合 中西药并用 慢郎中 急先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全球抗疫平台上线 下一篇:湖北襄阳:中医药助力复工复产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伤寒论】一遍学会113个古典经方!
- 手指头尖麻木挂什么科室,三伏天里的肾气不固——肾合jjn
- 左手手指头麻木怎么回事,肾气不固的深层对话——肾合jjn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