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条例》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0月22日,黑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中医药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8章64条,对中医药产业化、中医药事业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条例》明确,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中药材保护和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野生药材的发现、驯化与人工繁殖。引导规模化种植具有黑龙江省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强的中药材品种,规定在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在林下种植中药材。鼓励药食兼用中药材种植者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可追溯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在产业融合和中药材加工方面,引导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通过开展“中医药+旅游”活动,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产业结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在资金、信贷和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
根据《条例》,在中医药事业保障方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并明确其职责;符合规定条件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可以按照规定开具中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医疗机构可以取得调剂使用中药制剂的合理收益,授权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用于野生中药材保护及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科研等方面。
《条例》明确,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应当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和学科特点,突出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高等学校开展临床医学教育的,应当将中医药基础理论列为专业必修课。省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中医药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引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中医药专业人才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省级名中医评选活动。省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在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设置师承教育专项。支持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药学专业学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从事中医药工作,在职称晋升、进修培养等方面给予优先。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峰表示,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广泛宣传普及《条例》,做好《条例》的释义和普法工作,提高关注度和知晓率;完善《条例》配套制度建设,制定中医馆、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调剂使用和中药制剂室的建设标准与管理等相应管理办法,并全面提升黑龙江省中医药从业人员及执法人员能力。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条例 中医药产业化 中医药事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第四届医史文献创新论坛举办 下一篇:河北省馆陶县政府县长孟凡雄专题调研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伤寒论】一遍学会113个古典经方!
- 手指头尖麻木挂什么科室,三伏天里的肾气不固——肾合jjn
- 左手手指头麻木怎么回事,肾气不固的深层对话——肾合jjn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