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联合印发《石家庄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实施方案》,面向该市长安区、新华区、桥西区、裕华区和高新区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中医药健康素养,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方案》明确,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将通过开设中医药课程、设置中药种植园、创建中医药展区、组建中医药课外小组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努力实现中小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和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一是将中医药列入校本课程。编写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与语文、历史、生物、科学等课程相融合,以中医药人物故事、采药种植、自我保健、科学实验等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体系。二是开设中药种植园。在校内独立或分散开辟中药种植园,种植常见中草药,通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中草药的辨认和种植,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观察意识,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三是创建中医药展区。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挂图、中药炮制工具和中药饮片等,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中医药文化。四是建设中医文化长廊。将学生创作的中医药手抄报、绘画、散文、诗词等作品进行展览,增进对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五是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定期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中医药知识讲座,广泛宣传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中医药核心理念,广泛宣传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养生保健理念知识。六是推广中医药保健活动。大力倡导“治未病”理念,根据各学校实际、各阶段中小学生特点及不同的教学需求,广泛推广易学易练的中医传统健身操。七是组织中医药体验活动。组建中医药兴趣小组和社团,定期进行中医药体验活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励中小学聘请中医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到学校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工作。八是加强教师培训。依托高校、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专家,对相关教师进行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育局每年举办2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
据悉,活动将分为3个阶段实施,在今年9月份,由各学校自愿申报,每个区选择3所试点单位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今年10月到2018年5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各试点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学校的活动安排,并组织实施。2018年6月将对试点工作总结评估。为保障活动正常开展,各区卫生计生局要确定辖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与试点学校结成合作单位,积极提供中医药师资、科普专家和中药饮片等支持。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育局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建立活动评估体系,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石家庄市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健康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 下一篇:四川玉环市中医院开设皮肤医学美容科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