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采取四项举措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推动中医药法的实施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落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卫生计生委采取四项举措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合理规划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布局。充分结合地区实际,科学合理编制药材种植区域发展规划,制定道地药材目录,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原则合理选择种植品种,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道地药材和特色品种,建设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杜绝药品种植跟风、恶性竞争现象发生。要加强对本地企业获得国家专利生产的“益肺止咳胶囊”和“隔山消积颗粒”等苗药产品成分道地药材培育、种植、供应,提高药材市场竞争力。
二是注重苗侗民族医药企业培育。鼓励苗侗民族医药企业兼并重组,采取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改组改造,重点培育昌昊中药、苗侗百草等州内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苗侗民族医药企业集团。大力扶持发展药材种植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药材流通企业等服务型龙头企业。加大苗侗民族医药商标注册申请、标准化认证和原产地认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申报力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三是建立苗侗民族医院。以特色性、民族性、地域性为突破口,凯里、雷山、锦屏等苗侗民族人口相对较多的县市要结合实际选择建立苗侗民族医院,鼓励医疗机构设立苗侗民族医药科。按“非禁即入”原则,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苗侗民族医院和诊所、连锁苗侗民族医医疗机构,苗侗民族医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设置可不受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布局限制。
允许对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确有专长苗侗民族医师在乡镇和村开办苗侗医门诊部、诊所。
四是加快中医院建设。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突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建设,增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成立男科分会 下一篇:王心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在南阳启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