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102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出站
经过4年临床跟师,我国首批102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正式出站。“传承博士后制度就是要解决高层次人才这头薄的问题。”12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全国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与博士后研究高峰论坛上表示。
张伯礼认为,中医药人才队伍层次及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现在存在“两头薄中间弱”的问题。“两头薄”指高层次领军人才短缺,掌握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和能力的全科医生人数太少。“中间弱”指虽然队伍人数规模壮大,但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传承博士后制度创新了人才培养制度、理念和模式。就地培养、跟师学习,由一个流动站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培养博士后,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高层次结合,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的特色理论和临床经验,培养具有较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理论创新水平的高层次中医药临床领军人才。
论坛上,传承合作导师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施杞表示,传承博士后与一般的博士后合作研究有着根本区别。学生要在传承上下工夫,对老师的学术问题、学术经验、学术成就以及学术特点、创新点进行总结、分析。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合作研究任务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学术观点更加明确、学术经验更加系统、学术成绩更加突出,自身得到提高。
“中医药传承博士后项目是博士后制度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说。
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体实施。经过4年的跟师学习,共有102名传承博士后完成在站研究工作,申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1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10余篇,SCI文章40余篇,作为主编或参与(前三名)编写中医药传承学术著作120余部。其中,28名传承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在出站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论坛现场为优秀传承成果奖获得者颁发证书。
论坛上,传承博士后导师、全国名中医翁维良、陈宝贵作专题报告。当天还召开了传承博士后培养模式座谈会、传承成果汇报交流会。13位传承博士后代表以导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核心内容进行了交流。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出席论坛。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传承 博士后 张伯礼 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四大典籍丛书线装版出版发行 下一篇:山东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启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