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七夕保健习俗
“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七夕风情诗《乞巧》。但是,在台湾和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却不重乞巧,而重保健。
节日前夕,几乎家家都要购买石榴和中药“使君子”。七夕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螃蟹、瘦肉、猪小肠等食物。吃罢晚饭后,大人小孩一起分食石榴。“使君子”和石榴这两种食物有其共性,那就是具有一定的驱虫功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使君子)主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传统中医习惯用使君子防治小儿蛔虫、蛲虫等症,因其味香甜,儿童也特别喜爱吃。
石榴在闽南和台湾甚多,多数家庭都栽植。“石榴”是可供入药的水果,《广济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古医书中均有收录,其根皮碱有驱除绦虫作用。石榴树根、干枝皮煎剂均作用于寄生虫的肌肉,使其陷于持续收缩状态,故有驱虫效果,治疗绦虫、钩虫、蛔虫、姜片虫。说来有趣,当地七夕的晚餐,多数家庭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
因何独特的保健节俗?相传出自北宋名医吴夲。宋代景佑元年,闽南和台湾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吴夲目睹家乡闽南大人小孩面黄肌瘦,大都患有虫病,就先从驱虫入手,倡导大家在七夕节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节这天好记,又时逢石榴旺产季节。老百姓都遵嘱去做,后来形成了一种节俗沿传至今。人们感念这位医德高尚和医术高超的名医,誉称他为“先生公”、“大道公”、“真仙师”,就连当时的 “万万岁”也赐封吴夲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称号。仅在台湾,奉祀吴夲的庙宇有注册的就多达162座。直到现在,闽南和台湾不少地区仍沿袭七夕节吃糖干饭和用石榴、槟榔、使君子驱虫的保健习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独特 独特的七夕保健习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欧中医药论坛聚焦代谢综合征防治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