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陇西以名医效应带动中医药发展

陇西以名医效应带动中医药发展

日前,甘肃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联合授予陇西中医院内科医师李政、杨维平为“甘肃省名中医”,王东升为“甘肃省乡村名中医”的荣誉称号。

  日前,甘肃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联合授予陇西中医院内科医师李政、杨维平为“甘肃省名中医”,王东升为“甘肃省乡村名中医”的荣誉称号。目前,该县“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乡村名中医人数分别达到2名和9名,居全省县级之首。

  近年来,“千年药乡”陇西县通过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广使用中医药验方处方,学中医、论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中医药在陇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育名医,中医医疗队伍蓬勃壮大

  尽管实行了限号,直到下午一点多,陇西县中医院中医大夫杨维平还在接诊,询问病人、开处方、嘱咐煎药注意事项,依然一丝不苟。

  “没办法,病人都是大老远来的,甚至有从兰州、天水、通渭等邻市邻县来看病的,我们只有自己辛苦点!”杨大夫瘦削的脸庞上露出几许无奈。去年,他接诊治疗人数达11432人次。

  中医以其简、便、验、廉,副作用少,日益受群众青睐。为充分发挥中医名医的带动作用,陇西县积极开展“西学中”、“中医学经典”和“师带徒”等活动,启动实施了县、乡、村三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先后共遴选指导老师48名、确定了爱中医、悟性高的县乡医疗机构学徒188名,并先后开办中医培训班4期,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20项,受训人员452人次,如今全县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25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277人,中医药人员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22.71%。

  创名科,中医医疗资源全面发挥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陇西县马河镇卫生院,不到20平方米的特色中医馆里,空调送来阵阵暖气,病人们正在接受拔火罐、熏蒸、针灸中医特色治疗,据该院院长焦强介绍,2011年全院中医药业务收入48.7万元,比去年增长293%。

  陇西县大力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卫生主管部门设立了中医股,在县级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理疗室和中医病房,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中医科,70%的村卫生室配备了120种以上中医药饮片,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同时,通过抓特色创建,一批临床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学科和专科初步形成,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该县还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养生为一体的园林化中医院,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全面的中医药服务

  重实践,中医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每天早晨7点半,文峰社区服务中心医疗人员在中医大夫带领下学打太极拳。

  为强化中医药应用,陇西县先后组织了20名中医药专家,以防治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重点,编印12个中医验方,在全县推广使用。各医疗机构也按照疾病谱排序和县域地产中药材资源,编写10个能治疗当地常见病的中医药处方和方歌推广。该县巩昌卫生院中药外敷理疗治疗哮喘、菜子中心卫生院穴位刺激综合治疗耳鼻喉病等适宜技术在临床中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为创造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制作彩页宣传资料2万多份,选编印制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资料2000本,制作中医药宣传版面6000个,宣传栏240个,悬挂横条幅150条,有力推动了全县中医药应用步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陇西以名医效应带动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甘肃白银: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