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信号容积传输学说引关注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中医药创新系列讲座,特邀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著名神经科学家福克斯教授作题为“经络信号的容积传输”的报告。
福克斯教授就容积传输学说进行了阐述,提出与经典的神经突触传输相比,容积传输的作用范围大、专一性低、涉及的细胞类型与分子类型更多。由于传输发生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基质结构和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式对容积传输有着很大的影响。浓度梯度、电场梯度、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等物理因素是容积传输的动力来源,因此自身的能量消耗较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形成毫米甚至厘米级的长距离传输。
目前经络研究主要有两大派,即神经传输派与体液传输派,其理论均有可取之处和颇多不足。福克斯教授与意大利的阿格那提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共同创立了容积传输学说,认为脑内一些单胺类神经元的递质可从突触和非突触部位漏出到细胞外,在细胞外液或脑脊液中传输,进而对远隔部位的神经元产生调节作用。容积传输学说的提出,使得争论不休的神经派和体液派产生了交集,有了融会为一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或将成为经络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与会专家认为,容积传输学说对中医极富启发,其特点与针灸经络有诸多相似之处,对解释循经感传现象中的慢速性和跨节段传导等有很大帮助,在循经路线上存在着有利于细胞外液流动的低流阻通道,这一通道对容积传输信号的长距离迁移非常有利,可形成神经-体液接力式的传递,该学说有望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目前针灸医疗活动在五大洲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并得到当地民众的信赖,但针灸的根基经络理论研究却进展甚微,除了我国自上世纪中期开展大规模的经络研究外,国际上也有国家或机构进行经络研究,迄今学说纷纭,结论寥寥,经络的实质、经络的机制等仍无定论。
中国中医科学院所属各单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共130余人出席会议。与会者就容积传输学说的特性、疑问、发展方向等问题与福克斯教授进行了讨论。与会者认为通过这次学术报告,了解到国际神经科学界的最新进展,加强了西方前沿科学与中医研究的联系,对自己的研究或学习极富启发作用。据悉,福克斯教授近年来已将目光投向东方,担任了国际针灸经络研究奖的评奖委员会主席,致力于东西方科学的融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中医药 开经络信号容积传输学说引关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西医防治近弱视受欢迎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