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要在用中医上作表率
要想培养合格的中医高校人才,应该从中医学子入学起,就重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环节,让中医在他们成长的第一步中就扎上深深的烙印。校医院和学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加强中医药高校校医院建设,注重中医药在校医院的临床运用是培养中医传承人很重要的一环。要做好这些,应把握如下几点。
增加中医科目设置
常言道“打铁须得自身硬”。最能体现中医特色的科目不外乎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针灸按摩科、中医小儿科。由于学校学生都是成人,科室设置前四科就足矣。各科应配备相应的人员和一些必备的器械。特别是人员配置应按照每300名学生配一个医生,医生应按照高、中、低级职称进行相应的配置。
加强科室内涵建设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身体素质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都是健康人群,没啥事”。从新生每年的体检来看,大致有如下病:传染病(肺结核、肝炎、水痘等),内科病(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心肌炎、原发性高血压、早搏、失眠、头痛、便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皮肤病(疥疮、癣、白癜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妇科病(经期失常、痛经、闭经、妇科炎症等),外科病(骨折、软组织挫伤、颈椎病、风湿病等)以及现代文明病(肥胖、、电脑综合征等)。面对这些病,我们不得不深思:“校医仅治头痛脑热的时代过去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的医学任务,任重而道远。”所以说,注重科室内涵建设,加强校医的医技培养是势在必行。必要时,校医定期参加去三级甲等医院轮流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服务育人”。
切实用中医来看病
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学校毕业生毕业后未能从事中医,简单地说,没有去当中医医生,而是去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这不得不去引起我们思考,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她)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常去校区医院看病,医生几乎全部用西医给他们治病,他们就医时,原本很想医生用中医给他们看病,想把在课堂上所学的中医知识在临证中检验一下,结果被医生用西医打发了,这无疑给他们一个错觉:“中医院校都这样,我们学这有啥用”。对此,校区医院的医生们一定要起到榜样作用,多用中医用好中医,以言行举止影响在校的学生,因为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未来的医生,他们日后的工作就可能上仿下效。一是服务热情周到,二是一定按照中医“望、闻、问、切”来收集病史资料;三是诊断处置完全用中医手段来解决,说地地道道的中医话,做地地道道的中医人。
大力宣传中医文化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璀璨夺目。对来就诊的学生,我们要大力宣传中医文化,让学生们“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
中医走向世界正当年。作为中医院校的校医们要不负历史使命,在临床工作中加强中医药的实际运用,弘扬国学,让中医学子们在中医人生道路的起点上就赢得了第一块金牌。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新闻 中医 校医院要在用中医上作表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出口大幅下滑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