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世界传统医药日:感受中医药魅力 思考中医药发展

世界传统医药日:感受中医药魅力 思考中医药发展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国家副主席王震宣布开会,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中国政府致开幕词,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专家和22个国家的卫生部高级官员参加会议。
此说,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点出了中医进展缓慢的症结,也说明了中医发展之艰难。如果仅仅奉黄帝内经等少数古典经典为圭臬而不敢有所突破,不愿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检验、印证中医药的原理和机理,要进步确实很困难。当然,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或现代医学模式来评判中医科学与否,本身值得商榷,因为中医和西医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语言结构之产物,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相连,具有整体、综合、辩证的思维方式特征。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它无法做到以病人、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因而也在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之综合模式发展,换言之,真正的医学是科学和人文一体的。中医在一定意义上恰恰符合这样的本质。

在世界传统医药日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光大充满信心,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滋润,深深扎根于民间,岐黄之术与千百年来百姓的繁衍、卫生、养生息息相关,拥有坚韧的生命力;还因为党和政府给予了它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传统文化必定会面临与现代以及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始终是国人需要破解的难题,而中医因其医学特性另具复杂性;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不等于都落后,现代的不等于皆先进。对于中医药,完全可以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梳理,吸取现代科学与人文的有益营养,以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和阐发,精益求精,造福人类。

中医药发展现存问题

问题一:过度开发导致中药资源濒危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偏方

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

问题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循环

中国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偏小,创新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中药的生产工艺有一定提高,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标准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作坊式”的生产局面,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规范。很多中药生产企业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同一种中成药有数家企业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下,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家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别无他法,而价格过低又产生没有充足资金投入新品研发的问题,不得不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世界传统医药日组织活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是制药企业的立足之道。中医药要现代化、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中药创新体系主力军作用,包括组织机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没有市场。随着西药新药研发之路越来越艰难,国际制药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陆续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世界各国对中医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世界传统医药日  中医药魅力  中医药发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国家中医药局文化科普专委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        下一篇:中医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