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方论〕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也。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言语颠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伤寒论》曰: 尺脉微者为里虚,禁汗,其义可见。其曰伤阳者,特举其伤之重者而言之耳。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至若吴又可开首立一「达原饮」,其意以为直透膜原,使邪速溃,其方施于藜藿壮实人之温疫病,容有愈者,芳香辟秽之功也。若施于膏梁纨裤,及不甚壮实人,未有不败者。盖其方中首用槟榔草果厚朴为君,夫槟榔子之坚者也,诸子皆降,槟榔苦辛而温,体重而坚,由中走下,直达肛门中下焦药也。草果亦子也,其气臭烈大热,其味苦,太阴脾经之劫药也。厚朴苦温,亦中焦药也。岂有上焦温病,首用中下焦苦温雄烈劫夺之品,先劫少阴津液之理?知母黄芩,亦皆中焦苦燥,里药岂可用乎?况又有温邪游溢三阳之说,而有三阳经之羌活,葛根,柴胡,加法是仍以伤寒之法杂之,全不知温病治法,后人止谓其不分三焦犹浅说也。其「三消饮」,加入大黄、芒硝,惟邪入阳明,气体稍壮者,幸得以下而解,或战汗而解,然往往成弱证,虚甚者则死矣。况邪有在卫,在胸中者,在营者,入血者,妄用下法,其害可胜言耶?岂视人与铁石一般,并非气血生成者哉?究其始意,原以矫世医以伤寒法治温病之弊,颇能正陶氏之失,奈学未精纯,未足为法。至喻氏、张氏多以伤寒三阴经法治温病,其说亦非,以世医从之者少,而宗又可者多,故不深辩耳。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王安道溯洄集,亦有温暑当用辛凉不当用辛温之论,谓仲景之书为即病之伤寒而设,并未尝为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温病条辨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温病条辨》原病篇 下一篇:《温病条辨》上焦篇 补秋燥胜气论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