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陈莲舫
生平简介
陈莲舫,名秉钧,清末上海名医,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生于1840年,卒于1914年,享年74岁。陈家世代业医,至莲舫已第十九代。陈氏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光绪中叶悬壶于清浦珠溪镇(今上海市朱家角镇)。因医术高超,四方求治者甚众。光绪年间,曾五次奉诏入京为皇帝和太后诊病,疗效颇佳,被封为御医。老年辞官设诊于上海,曾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懂事等职。因其医术精湛、见解独到而有“国手”之誉。同时,积极创办“上海医会”,举办中医学校,对中医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生平著作
陈莲舫,名秉钧,清末上海名医。生于1840年,卒于1914年。陈家世代业医,至莲舫已第十九代。陈氏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光绪中叶悬壶于清浦珠溪镇(今上海市朱家角镇)。因医术高超,四方求治者甚众。光绪年间,曾五次奉诏入京为皇帝和太后诊病,疗效颇佳,被封为御医。老年辞官设诊于上海,曾任上海广仁堂医务总裁及各善堂施诊所懂事等职。期间,积极参与创办“上海医会”,举办中医学校,并编写教材。对于秘制丹药,他必须亲手修合,以致积年药毒感染,于1914年不幸去世,享年74岁。著有《陈莲舫先生医案秘钞》、《十二经分寸歌》、《御医请脉详志》、《莲舫秘旨》、《医案拾遗》、《女科秘诀大全》、《加批时病论》、《加批校正金匮心典》等。
学术思想
陈莲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因其医术精湛、见解独到而有“国手”之誉。陈氏继承家学,勤于思考,博采民间单方验方,广求明师,勇于推陈出新。他认为治病当“知古而不泥古,方是良医。”他崇尚经典,灵活运用,不落窠臼,提倡“守经尤贵达变”的治学方法。时至今日,对于学习中医者仍不失有其积极的意义。
临床经验
陈氏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及各种疑难杂症。治病以辨证明理,审病详细,用药轻灵著称。治疗时,考虑周到全面,细致入微,往往“煎方”、“膏方”同用,“轻方”、“重方”搭配,“汤剂”、“丸剂”同服。此外,还有大方、小方、轻方、重方、祛病方、调理方、先服方、后服方、备急方、发病方等种种不同。他使用大方,能一剂兼治数症。陈氏用药不拘一格,常常能出奇制胜,用药轻灵是他一贯的原则。擅用人参,对风湿、痰浊、冬温、嗳症、 呃逆、眩晕、不寐、腹痛、癣疾、足肿、疝气、痰饮、痰湿、咳嗽、心悸、肝厥、多怒、腰痛、调经、积聚等多种疾病,都选用人参治疗。所用人参,包括吉林参、西洋参,也使用党参。其祖父治病“专于内而精于外”,以疡科著称。陈氏秉承家学,对外证、急症治疗尤具特色。如他对瘟疫外证的治疗甚为详细,仅于咽喉部位的外证就列有4种治法。此外,对于妇科强调养血和血。特别在治疗产后病时,更重视血的调养。如他认为,新产恶露,属养胎余血、杂浊浆水。胎儿娩出,如气血旺者,恶露可随之而下。如气血弱者,则阻碍小腹为病,上攻则血晕闷绝,蓄淤则头痛、心腹痛,在治疗方面强调理气活血。
后世影响
陈氏晚年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堪称后世中医教育的典范。其门人弟子众多,北至黑龙江,南到两广,影响遍及全国。其弟子陈蓉舫悬壶上海三家园(今凤阳路),其子陈山农(字承睿)、箓箓 (字承奇),孙陈范我,皆承家业,亦有医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近代名医 陈莲舫 御医请脉详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