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冯济卿
生平简介
冯济卿,名怀宽,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4年,享年91岁。他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稍长酷爱中医,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学识渊博,造诣颇深,精于方药每见神效,于清末光绪之际供职于太医院。先后为太医院医士、吏目。民国初期,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悬壶济世,为民众疗疾。解放后,被聘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从医60余年,所收门人弟子众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生平著作
冯济卿,名怀宽,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4年,享年91岁。他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稍长酷爱中医,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潜心研读中医典籍,成绩优异,学有所成。他学识渊博,造诣颇深,精于方药每见神效,于清末光绪之际供职于太医院。先后为太医院医士、吏目。民国初期,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悬壶济世,为民众疗疾。解放后,被聘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撰有《医论宜言》、《难经浅说》、《临证疏义》等,后经门人整理成《冯济卿医论集粹》存世。
学术思想
冯氏精于妇科,对经带胎产有独到的见解。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疗效颇佳。亦擅长内、儿科杂病,对肝、肾、脾胃以及湿热、小儿惊风、腹泻等,用药有独到之处,每每药到病除。冯氏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重视调理脾胃。他认为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心脾平和则经侯正常。若七情内伤,外感六淫,均可损伤脾胃,导致气血不和,影响“任”通“冲”盛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带下病,他认为多属肝郁脾虚所致。肝郁则气滞,脾虚则气陷,精微物质不能化生营血而成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治疗注重疏肝健脾。重视当归、黄芪、党参等扶脾益血之品的应用。
临床经验
冯氏治疗子嗽(妊娠咳嗽),效果甚佳。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痰饮及风寒外束。阴虚一证,属阴虚火动,多由受孕之后,偶触外邪致令咳嗽,不即疏解,留连日久,以致肺金不能生水,肾阴之水不泽,虚火上炎,熏蒸于肺遂令作嗽。然其咳嗽必见久嗽不止,昼轻夜重等,故称阴虚。治法宜以麦味地黄丸滋阴润肺。痰饮一证,属痰饮上泛,多由受孕之人,脾土素弱,水入于胃,运化无力,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蓄留于内,难以下输,得阳煎熬而成痰,得阴积蓄而成饮,痰饮泛滥,上逆作嗽。然其咳嗽必见素盛今瘦,漉漉有声等证,谓之痰饮。治法宜以二陈汤加枳壳、桔梗消痰化饮。风寒外束,是表虚而受外感使然,多由受孕之后,起居不慎,致虚身形,荣卫不和,卫气不固,一触风寒,乘虚袭人,肺俞受邪,遂令作嗽。然其咳嗽必见嚏唾痰涎,发热恶寒等证,故称风寒外束。治法宜以桔梗汤治疗。
后世影响
冯氏治学严谨,从医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他一生所收门人众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如齐少农、常松坡、何相臣、李世明等,均为中医临床教学骨干。另有王开明、王旭斋、杜启增、于书庄等为其入室弟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近代名医 冯济卿 医论宜言 临证疏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