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杜自明
生平简介
杜自明,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自幼随父习武,宗少林派武术,18岁从军。其疗伤手法和伤科秘方,均得自家传。1902年正式挂牌行医。解放后,曾受聘为成渝铁路工地特约医生。1953年参加成都铁路医院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特约医生及成都市人民代表和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作为四川省著名正骨专家被聘至京,出任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著有《杜自明正骨经验》。
生平著作
杜自明,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自幼随父习武,宗少林派武术,18岁从军。其疗伤手法和伤科秘方,均得自家传。1902年正式挂牌行医。解放后,曾受聘为成渝铁路工地特约医生。1953年参加成都铁路医院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特约医生及成都市人民代表和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作为四川省著名正骨专家被聘至京,出任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著有《杜自明正骨经验》。
学术思想
杜自明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60余年,坚持从临床实际出发,形成了独到的治疗骨折筋伤的手法。他根据《医宗金鉴》中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等正骨八法,结合自己祖传手法,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他认为跌打损伤,应以手法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同时配合适度的武功锻炼,以恢复肢体和关节的功能。他的理伤续断手法包括理筋与正骨两大类,每一种手法都是针对病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而设。他强调“多能生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临证经验积累十足,自能手触于外,巧生于内,心随手转,法从手出。对折骨伤筋的内在病情,从外施治,效果很好。
临床经验
杜自明将理筋手法分为分筋理筋,弹筋拨络,滚摇升降以及点穴镇定等,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他认为分筋是高强刺激,属破坏性手法,而理筋是弱刺激,属安抚性手法。弹筋是拿法的衍化,着力范围小而力量大。拨络具有分筋和弹筋的复合作用。当需要分离关节周围肌腱、韧带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时,可使用拔络手法。对滚、摇两种手法,他认为虽能解除粘连,但这两种手法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必须谨慎从事,不可鲁莽。升降手法属辅助方法,可使肌肉、肌腱、韧带松弛,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杜自明行医治病非常重视预防。他认为剧烈运动后,汗湿未干,肌腠不密,毛孔未合,如用冷水冲洗,易受寒湿侵袭而发病。除此之外,大量运动后也不宜立即休息,而应稍作轻缓活动,待气匀布于周身后,再作休息,使身体气血渐归平静,以防内伤。
后世影响
杜自明从医六十余载,对理筋、正骨、脱臼复位、畸形矫正等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其著作《杜自明正骨经验》一书,是对他骨伤科学术经验的全面总结。他对徒授艺毫无保留,尽心尽意,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中西兼备的骨科人才。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们,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近代名医 杜自明 杜自明正骨经验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