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藩
曲线学中医,终偿所愿
上海沈家本是殷富仁德之家。沈宝藩的祖父沈韵笙是上海滩有名的律师,父亲沈石麟是商务印书馆的高级职员。沈韵笙懂得岐黄之道,闲暇时常常为人免费诊病,在上流社会和邻里之间口碑俱佳。
可惜战争年代,风雨飘摇。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沈家老宅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全家人搬往上海近郊,那时沈宝藩刚刚2岁。殷实的家境不复存在,沈宝藩的童年记忆里,大多是艰苦度日与生离死别。
沈宝藩的母亲育有10个子女,沈宝藩排行在三。不幸的是,六弟、七弟、八弟患病不治,接连早夭。母亲身体本就孱弱,丧子之痛更让她长期抱病。沈宝藩少年时就产生了学医的念头。
沈宝藩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古旧”的中医,他并不“感冒”。对中医的正视源于一次患病。那是1951年底,沈宝藩将要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关键时期。起初他只是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之后便低烧持续不退。两三个月内,父母带他四处求医,X线片就拍了五六次,可哪家医院都搞不清病因,自然治不好。眼见沈宝藩日渐消瘦,父亲的同事推荐了一名世传中医。西医在怪病面前束手无策,不信任中医的沈宝藩也想试试中医了。
沈宝藩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位老中医的样貌,身材瘦削,头发花白,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老人家详细地询问病情,轻柔的语气和自信的神态令沈宝藩十分安心。服药两周后,低烧彻底退去。又巩固了一周后,沈宝藩的身体再无异样,生龙活虎地返回校园。从此,沈宝藩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医悬壶济世的向往,深深地埋藏到他的心底。
在沈宝藩高中毕业的1955年,全国尚无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沈宝藩只能选择西医院校。为此,他放弃了保送到保密学校学习核心专业的机会。要知道,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从事核心保密工作不仅前途光明,更是无上光荣。可沈宝藩一门心思学医,他的志愿表上,从第一栏到第七栏,全部填写着临床医学专业。先学西医,再图中医上的深造,沈宝藩暗自定下曲线求成的长远目标。
成绩优异的沈宝藩被上海第一医学院顺利录取。上海第一医学院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医学院校,名家聚集,学风严谨。当时,学校规定,每门考试都设口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回答,能够有效地检验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若干年后,沈宝藩担任新疆中医学院临床教学部主任时,在实习医生毕业考试中也借鉴了这一方式。学习期间,沈宝藩留下了记录详细缜密的学习笔记。日后,这些厚厚的笔记成为沈宝藩学术继承人们的至宝。唯一让沈宝藩感到遗憾的是,西医院校里涉及中医的课程只有一门中医学概论,无法满足他探索祖国医学宝库的理想与决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一年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在京成立,开办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等到1960年沈宝藩大学毕业时,全国西学中的势头正劲。沈宝藩入选了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这一届主要招收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创建东方学派。沈宝藩学习中医的夙愿终于实现。
服从分配,“新疆锻炼了我”
西学中班汇聚了来自全国的顶尖师资力量。内经老师任应秋,幼年读经,《黄帝内经》烂熟于心;卫生部中医顾问秦伯未讲“痛证”,从头痛一直讲到足跟痛,沈宝藩至今念念不忘。他如醉如痴地徜徉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贪婪地汲取着中医的甘露琼浆。
按照规划,学习班为期两年,第一年理论学习,第二年临床实习。就在理论学习阶段结束前一个月,沈宝藩接到通知,困难时期,精简下放,组织安排这一批学员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援建设。他被分配到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新疆。
遥远的新疆,神秘的新疆!那里的医院什么样子?那里的人都是少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阿布迪哈马克·斯马义 下一篇:朱培庭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