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生
林品生(1917—2006),男,汉族,别名林养胃、林子生,广东省三水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曾就读于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调到三水县人民医院工作。曾任三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三水县中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78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是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37年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
工作经历
1937年,回乡行医。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水县芦苞联合诊所工作。
1956年,调到三水县人民医院工作。
1959年后,历任三水县中医院副院长、三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三水县中医院名誉院长。
学术思想
1、重辨证,注意疾病的常与变
林品生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在辨证的基础上掌握疾病的常态与变态,不能墨守成规。如林品生治疗肝炎一病,从病因、脏腑、阴阳、气血辨证论治,认为急性肝炎多为邪气盛湿热盛,又根据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的不同,分别采用茵陈蒿汤、茵陈四苓汤、甘露消毒饮等化裁治之,诚可获愈。但当湿热蕴久化毒,内侵营血,而症见黄疸进行性加深,神志模糊,又当凉血解毒,芳香开窍等方法治之,而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之属治之。但对于迁延性、慢性肝炎,在治疗上又当别论,认为病虽为湿热所致,由于病情缠绵,或因病变初期用药不当,或因体质素弱,正不胜邪,正虚邪恋,余邪残留,伤及脾胃,殃及肝肾,导致气血阴津的耗伤,如以湿热论治,继用苦寒药,非但无益,反损伤脾胃,致湿热难化,日久每致肝、脾、肾功能和气血的失调益甚。
因而林品生主张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扶正为主,并视病情的不同阶段和证候,施以不同方药。认为肝病早期,邪实为主,采用祛邪为主;肝病后期,多属正虚,采用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法。认为扶正不仅不致助邪,而且可达到祛邪的目的。并根据肝为刚脏,体阴用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提出阴虚是慢性肝炎的本质。主张疏肝不可太过,补脾不可过壅,祛瘀不可太破的原则。在用药上喜用花类药以舒肝之用,如茉莉花、玫瑰花、素馨花等。健脾除注意益气外还须益脾阴,喜用山药、莲子、芡实之属。活血通络喜用虫类药物如土鳖虫、炒穿山甲、九香虫等。
2、选方用药,力主精专,疗顽疾以扶元为先
疾病的发生、变化与发展,主要是邪正的消长而致人体阴阳的失调。临床用药就是补偏救弊,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他认为:“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应按一定的法度、疾病的轻重而施用,暴病用药宜峻猛,久病用药宜轻缓。”如治疗急性肾炎仅用益母草一味药,如实中挟虚只加黄芪。又如治疗白喉,仅用土牛膝、大青叶二药,但用量宜大剂量,每获奇效。
然对慢性疾病的治疗,他主张药量不宜太重,且喜用丸剂,谓丸者缓也,认为慢性疾病,正气亏虛,过用峻剂,反伤正气,欲速不达。他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一症,认为《黄帝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下之则胀已”,均是指实证而言。对肝硬化腹水不宜过用峻泻药,如不得已而用之,必须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或与补气药间用,因病本正气已亏,如用峻利药,每损脾胃,戕伐元气,虽得一时之快,一日半日,其肿益甚,实为愈之勉强,而滋生偏弊,不可不慎。又如治疗慢性肾炎水肿,不主张用攻伐,而主张用温补,十分推崇张景岳谓:“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之勉强。”
林老擅长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认为久病多虚,疾病能否向愈,与人体正气盛衰关系密切。为此他把“扶正”的观点贯穿在慢性疾病治疗的始终,如对慢性肾炎水肿病人,偶因感冒发热,不主张用寒凉药物,认为寒凉易伤阳气,而主张用辛温解表,如若使用,只配小量甘凉之品,以免感冒虽愈而正气受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林品生 林品生简介 挂号 预约 预约挂号 上班时间 在线预约 在线挂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