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义
王怀义,男,58岁,籍贯:河南省孟津县东下占村。1953年西安卫校毕业,后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现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基础理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学术思想:①论治脾胃病,墩法有异:认为治胃病当辨饥痛、饱痛。饥饿痛者,以虚治之,辨证应用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汤、一贯煎,竹叶石膏汤等治疗胃窦炎、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炎及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均有良效;饱食痛者,治当攻逐,常以平胃散加减,一方而治诸病: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无不见良效。治久泻者,当辨滑涩:涩泻从实,宜攻利;滑泻从虚,宜补固。③久病从瘀,思辨论治观:认为气血相关论,为其立论之根据;气病及血,是疾病传变的规律。其久病从瘀。思维辨治原则为:久病不己,过期不愈;常法久治,不愈而反重;出血留瘀,遗症不除;奇证怪病,从瘀论治;虚劳赢弱,益虚化瘀;包块癞瘤,久积不除;久病不已,瘀象外露。③用古方而不拘,重视加减用药规律。认为用古方不必拘泥,加减变化,可扩大疗效,使一方能治多病,也可创制新方。加减用药规律,是门学问,应当重视,古今医家有很多宝贵的用药经验,往往在其方所列加减规律中,若随其兼证或随其病因,或随其病位欲找出其用药规律来,也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治学态度:要学而致用,认识中医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加深。离开实践谈医则华而不实。学习别人,应从其独处着眼。要求自己,足下步步走自己的路。着述作文,当有己见、独论,且不可沽名窃誉。交流学术经验,务必求实,介绍方药当验而不秘,不误后学。医家实践应讲求实效,不务虚名。待病人以诚相待,当热情耐心,对疾病当攻则攻,当补则补,治病攻疾为要,不以补媚人,不可只顾人情,不顾医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