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芬
戴慧芬,女,1925年3月生,籍贯:云南昆明。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现工作单位:云南中医学院。职务: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现为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
出身中医世家,祖父戴显臣清末云南名医,其父戴丽三系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家庭的薰陶,父辈挽救危重病人的卓越疗效,使她自幼立志终身从事中医事业,少年时代,就学之余,常随父临证,1945年高中毕业后便从父学习中医,为了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特聘请了古汉语教师郑镜为老师每晚讲授《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义》历时3年。1947年参加云贵考诠处举办中医师检核考试、考取后取得中医师执照,1948年独立应诊。云南解放后,1951年参加云南省第一届西南卫生部举办中医进修班学习半年,到云南省总门诊部中医内科工作,1954年由总门诊部成立云南省中医院、设病床30张,任中医门诊及住院医师,1958年5月参加了南京中医学院第二期全国中医教学研究班学习,1959年结业分到云南中医学校任《金匮》《内科学》教学工作,1960年成立云南中医学院《内经》教学。1972年调昆明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业务担任祖国医学教研组组长,从事昆明医学院中医教学工作及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的临床工作。1979年调回中医学院任副院长、党委委员,主持学院教学工作。1982年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党委常委。仍以教学与临床工作为主。1987年退居二线任云南中医学院名誉院长,业务以临床工作为主至今。
教学工作:在30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先后给中医学院大专101. 102、103三个班中医本科66,67、68级,昆明医学院74、75、76级云南中医学院首届全脱产二年制西学中研究班,一年制全脱产西学中班、全脱产西学中班、讲授《金匮》、《内经》、《内科》、《中基>课程,以及在省内举办的全军领导干部学习中医班,文山、昆明、开春、曲清等地州举办的不脱产西学中班中医内科学课程,并亲自临床带教,自1960年从事中医教育工作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实理论基础及实际工作操作能力、务必学以使用,把多年临床宝贵经验编写《以方带病》作为教材,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尤其对西中班学员易于掌握,同时注重医德教育,强调德是第一位的。学术思想及临证工作:强调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精华所在,认为临床病证复杂多变,有足病,用足药,遣方用药贵在变通、病千变、治亦千变、切忌刻舟求剑,注重人与环境的整体联系,因人、因时、因地用药,著有“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之一、之二。强调营卫的重要性,由于营卫与气血,脏腑、阴阳的密切相关,因此,其生理病理关系全身人之有生“以元为根,营卫为本”,营卫失调和营卫气化功能不足,常常是某些疾病发展变化的关键,调和营卫则疾病趋向好转,反之,则日趋严重,把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扩大其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营卫学说,著“调和营卫与桂枝汤”一文,扩大了桂枝汤在某些严重疾病的关键性治疗。
临证40余年以来,以内、妇科为主,擅于运用伤寒、金匮方治疗疑难重症,擅长治疗心脑心血管疾病、妇女经期、产后及更年期各症等,为血管性头痛、慢性结肠炎、处方简炼精,常出奇制胜,关键在于认证准确,因证施治,深怀测隐之心,痛病人之所痛,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诊治,外地患者来函求治者,均一一回信,寄去药方,多年来深受病家好评。
对伤寒论深有研究,于1982年参加了首届仲景学说研讨会,宣读了“伤寒论证治规律的探讨”论文。1986年写“证的实质及辨证思维”一文,被全国自然辨证法学会评为优秀论文。整理写成其父《戴丽三医疗经验研究》获1985年度科学进步三等奖、卫生厅医药卫生二等奖。1983年写“漫读医德”一文,登载于《云南高教研究》。
1982年担任院长期间,恢复了已经停办多年的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新开了针推专业,新开了自然辨证法选修课,开办了成人教育,并办了各层次的学习班,夜大、函大等班。同时积极筹建了和平村3000多平方米的学院门诊部,现改为直属医院,并与昆明市中医院协商后划为中医学院实习医院,扩大了学生实习基地,建盖了和平村职工宿舍、改善了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为振兴中医事业作出了贡献。
论著有:“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之一、之二。“高血压的临床辨证分型”。“证的实质及辨证思维”。“调和营卫与桂枝汤”。“头痛临床治疗经验”。“附子半夏文皮生
姜汤的临床应用”。“伤寒论证治规律的探讨”。“漫谈医德教育”。《戴丽三医疗经验研究》。“金匮要略·竹叶汤的临床应用与体会~金匮要略·术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的应用”。《伤寒论·桂枝汤证集》。社会兼职学术团体: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称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教育厅副教授,教授评审委员、云南省卫生厅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评审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云南省中医学会第三届副会长。自然辨证法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云南省科协常委。云南省卫生志编篡委员会委员。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云南中医杂志编委。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光明中医大学顾问、云南分校总顾问、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委员。《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编委主任委员。云南省选拔评议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红十字会原副会长,现顾问。云南省老年医学研究会顾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