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古今名医 --> 当代名医 --> 黄世林

黄世林

黄世林,字子瑞,男,1933年生,河南清丰县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3年。沈阳军区解放军210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不伤人体的正气,即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而对人体的正常造血组织无明显抑制,对脏腑组织器官也无明显损害。系列试验表明,复方黄黛片的物质基础为中药砷剂雄黄,可诱导白血病细胞(NB4、HL-60、K562)凋亡。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O3),实验验证,雄黄与所含有效成分As2O3的疗效作用相近。该项研究还进行了雄黄复方与拆方实验,实验结果证明青黛无直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与雄黄伍用则有显著的增效、低毒效应,表明中医药方剂具有优越实用性。因此,中药复方黄黛片已成为国内外中药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典范,达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性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现代化学在血液学科的发展。黄世林教授是我国选用雄黄,并伍用青黛等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例数较多,缓解率高,报道较早的学者。该项成果分别获全军、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

2、治疗重型再障的疗效突破: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急重型再障的死亡率极高,在80以上。黄世林积20余年的临床经验,采中西医药结合,辨证分型、分期论治、治疗急、重型再障的治愈缓解率达75以上,而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该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中医舌诊现代化研究:黄世林教授指导其学生以中医常规宏观舌诊观察为基础,进行微观辨证研究,即采用活体微循环学检测技术及活体与尸体舌尖病理组织学观察,对248例白血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多层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白血病的病理基础为瘀证。白血病的特征性变化可作为疾病的诊断标准,对于辨审病程的分期与病情的转化、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疗效具有较大实用价值;该项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舌诊理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大突破: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当前防治或根治白血病最有效的途径。黄世林教授与其课题组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中药补骨脂素体外净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目前已有20例患者接受了该项治疗,复发率控制在以下,低于国内外50复发率。这是中医在骨髓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其研究水平外于国际领先水平。该课题为“十五”全军重点科研课题。

5、注重临床疗效,视疗效为根本。黄世林的研究除白血病与急重型再障治疗获得突破外,对于当前尚无显效治法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均已获得较高显效、缓解率等,并逐一进行深入性研究。

6、重视人才培养,言传身教,潜心育人,已培养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中级职称20余人。他已培养中医师承制学生三届,共8名,全部晋升为高级职称,并走向了不同领导岗位,并在国内、军内学术组织中兼职。在他的传、帮、带下,科研骨干中已有4人获的省部级科技进步1-2等奖5项。

6、学科建设:黄世林教授1964年分配到第210医院内科工作,当时无中医血液病专科,但他热爱并一直从事中医血液病工作。1983年,在他的提议下,上级批示组建中医血液科。建科初期,仅有医师2名,床位15张,收治病种以中医血液、肿瘤疾病为主要诊疗与研究对象。1985年因在血液病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被沈阳军区确定为重点科室,成为拥有床位50张,专业技术人员11人的中医血液科。1987年为了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扩大开放,促进学科发展,经沈阳军区和大连市科委、卫生局批准,在中医血液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大连市血液病中医研究所,床位扩至70张,专业医护人员增至29人,并逐步建立了中医血液科医学专科实验室、骨髓移植中心及中医诊法研究室。1992年10月,经总后卫生部组织专家考核后,黄世林所在的中医血液科确定为全军中医血液病中心。1997年,中医血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黄世林  黄世林简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汉儒简介        下一篇:晁恩祥

>> 返回当代名医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20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