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藩
他注重地区、季节、体质变化,主张多从湿热论治;他善于根据四季变化灵活药物配伍,也注重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加以辨证分析治疗;他认为肛肠病内服宜多清热利湿,外用宜多酸涩收;他善于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中医挂线疗法、枯痔疗法等学科多种手术方法。
陈民藩,男,1935年12月生,福建连江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教授。
1956年毕业于福建省福州医士学校医士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四届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第四、五届名誉主任委员,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开展中医科研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奖励”,1992年被福建省卫生厅授予“优秀中医药工作者”,1999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福州市第二十六届劳动模范”,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郭春园式的好医生”。2013年被福建省卫生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评为福建省名中医。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规范了含砒枯痔钉的用法用量,得到同道的认可,被写入含砒枯痔钉的诊疗规范。他精益求精,总结含砒枯痔钉运用的不足,将含砒枯痔钉改进为无砒枯痔钉、枯痔液。他主持的“枯痔疗法”科研课题,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正是他和他的同志们以及福建省兄弟医院对枯痔疗法的不断改进,使福建省在痔的治疗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福建省也被誉为“枯痔钉的故乡”。
在临床上他注重地区、季节、体质变化。他主张兼收各家之长,对历代医家之长,多加探讨,以为金元四大家中河间之苦寒、东垣之甘温均各有其地区、气候、社会条件差异,而丹溪亦绝非“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说,实多承刘、李二家之长。他认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多湿、多热,患者易感湿邪热邪。湿性趋下,肛肠疾病病位属下焦,多为湿热下注而致。因此治疗上他主张多从湿热论治。此外,他重视兼夹证的分析,做到辨证论治主次兼顾。他善于根据四季变化灵活药物配伍,也注重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加以辨证分析治疗。
他重视“内外并治”,认为肛肠病内服宜多清热利湿,外用宜多酸涩收敛。其中外用敷药最为常用,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快,使用方便,易为患者接受。在外治法方面,他强调整体观念、内外并重、辨证辨病结合,他运用“酸涩收敛”理论研制了紫白膏、消炎生肌膏等。内服运用“清热利湿”理论研制了黄白胶囊、黄术胶囊等专科制剂,临床效果显著,在福建省内被广泛应用。
他重视从古籍医典中吸取理论营养,也重视收集当今国内外专科的学术发展动态,善于将传统疗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丰富发展了中医挂线疗法、枯痔疗法、结扎疗法等学科多种手术方法。比如“挂线疗法”,传统中医多将其应用于高位肛瘘、深部脓肿的治疗,陈民藩应用MRI检查对挂线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重新研究,认为挂线疗法除了传统的慢性切割作用外,还有引流、止血、标志物等作用,并将其应用于肛裂并肛门狭窄、耻骨直肠肌肥厚、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等专科疑难疾病的治疗。此外,陈民藩注重手术的非观血疗法,对肛瘘的“挂线方法”,应用也是有常有变,不单应用于“高位肛瘘”,他把挂线疗法加于演化,形成“多挂线术式”、“切挂留皮桥术式”、“婴幼儿肛瘘挂线术式”等手术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他细心指导、谆谆教诲,使得年轻医生迅速成长,成为福建省肛肠学科的中坚力量。50多年来,他讲学、会诊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主持举办全国及福建省肛肠病学科新技术学习班20余期,撰写《肛门科临床手册》、《肛门常见病临床治疗》、《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三部医学专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