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肿的病因与诊断
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多有长期卧床、分娩或手术史,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相当于西医的血栓性深静脉炎。本病最大的危害是静脉血栓脱落后引起肺梗塞或肺栓塞。
病因病机
多由久卧,久坐,产后,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等后制动,气血运行滞缓,或外伤手术损伤筋脉,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溢于脉外,流注下肢而成。
多有长期卧床、分娩、腹部或盆腔手术、外伤史,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行走时加剧,发热。深静脉行走区压痛。浅静脉怒张,由于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表现。
一、小腿血栓性深静脉炎初起小腿腓肠肌肿胀疼痛,胫、足水肿,行走时小腿疼痛加剧,局部皮温升高,腓肠肌有压痛。小腿伸直、足用力向背侧屈曲时腓肠肌疼痛加剧,可有低热。
二、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股内侧疼痛,股部肿胀明显,小腿及足部可有轻度肿胀,股静脉行走区有深压痛,全身有发热,甚至高热。
三、髂股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起病急,可先出现高热和全身不适,数小时内一侧髂腹部及股部出现肿胀疼痛,皮色发白,甚则紫绀,皮温升高,肿胀可自下腹、臀部下至整个患肢,大腿内侧股三角区有明显压痛。慢性期,肿胀减轻,肿胀区浅静脉扩张,皮肤增厚,小腿色素沉着。以上三种情况经积极治疗,1个月左右可出现好转,终不化脓,若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咳血者,多为血栓脱落出现肺梗塞;若突然剧烈胸痛、呼吸急促、出冷汗则有肺栓塞之可能。若早期治疗不当,血栓机化,可形成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肢体肿胀的后遗症。辅助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多。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下肢痈为发生在下肢肌肉的化脓性疾病。初起亦为患肢疼痛、肿胀,逐渐转为红肿,可见患侧胯间毕核肿大,约5—7天酿脓时呈鸡啄样痛,按之应指,穿刺可抽到脓液。全身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股肿的辨证论治与预防 下一篇:股肿的临床表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