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的意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是古人记时的十二个符号,统称“地支”。 “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支。子为初,亦是阳之始,阴之终,为23时至次日l时;午为阳之终,阴之始,从11时至13时。“子午”不仅表示一天昼夜的阳阴盛衰,还表示一年四季的阴阳盛衰;阴历十一月为“子”,十一月里冬至阴尽阳生;五月为“午’,五月里夏至阳尽阴生。昼夜长短和气候温凉寒热周而复始,然而人处于自然界中,人体气血的循环,必然受大自然的影响,周而复始,有规律地变化着。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进退规律,按时循行取穴、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都可应用“子午流注”来表示人体气血盛衰的流注规律。
“流注”中,流指流动,注指灌注、集中。它将人体血气比作水,从子到午,从午到子,循环流注。随着时间的变换。阳阴各经气血有盛有衰,犹如海水涨潮退潮,有固定的时间一样。潮水能够定时涨退,主要是由于日、月,的吸力。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血和各部分的组织,亦受日月吸力的影响,将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正如《灵枢·岁露论》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庋肤致……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对气血和日月的关系及其对于针灸的影响进一步指出:“法天则地,台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这就把血气和日月的关系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日光有阴晴寒暖的不同,遂使气血有浮沉聚散之变异。月郭有空满盈亏的现象,亦使气血有虚实增减的感应。因此,季节和时间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用“子午流注”来预知人体气血定期性的盛衰,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体会出:一日之中,气血周流盛衰的时间,以十二经的六十六穴为主,规定了每一日、时经穴的开闭及针治最当的时机。经穴在开时,气血当盛,如潮汐之涨;阖时气血衰退,如潮汐之退,并从阴经转入阳经或从阳经转入阴经。气血在周身的循环,先后盛衰不同,相互交错地流注着。虽然如此,可是很有规律,如同潮水的定期涨退一样。此即“子午流注”定名的意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子午流注 气血周流盛衰 十二经 六十六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子午流注的治病原理 下一篇:子午流注针的起源与发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