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三棱针疗法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易有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患者自觉症状瘙痒剧烈,多见于手足、小腿、肘窝、肛周、阴囊等处。本病病因复杂多难以确定,病情易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
中医称之为“浸淫疮”,又因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命名,如生在耳部的叫“旋耳疮”,生在阴囊部的叫“肾囊风”,生在肘窝、腘窝的叫“四弯风”,生在脐部的叫“脐疮”等。慢性湿疹可因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亦可一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瘙痒剧烈,当就寝或情绪紧张时,瘙痒更甚。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干燥性脱屑、皮纹增宽、颜色棕红或灰色、或色素沉着、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或长期局限在某些特定部位,因病变局限、边缘清楚,其四周可有丘疹或丘疱疹,或抓痕、点状出血、血痂。在热水洗烫或播抓后可有点状糜烂和少量渗液。病程不定,易复发,可因诊治趋向好转,后又因外来刺激而急性发作,常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老年患者常性情急躁,夜眠不安。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内生湿邪,再感风、湿、热邪熏蒸肌肤,经络受阻,气血失畅而发本病。急性期以湿热为主,日久迁延失于治疗,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成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多属中医的“湿热”型患者,湿热之邪蕴伏,郁于腠理而发。
(2)慢性湿疹多属“脾虚夹湿”,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多因脾虚不运,水湿内生,湿邪流连,郁于肌肤而成。
(3)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多由于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润而成。
湿疹三棱针疗法一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加拔罐法。常规消毒湿疹皮损部位,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每针相距1cm左右由皮损边缘逐渐向中心点刺,皮损增厚明显处可稍密集性点刺,以微出血为度,肌肉丰厚处、较平坦部位在点刺后迅速拔以火罐。肌肉瘦削、骨骼、关节部位仅施以点刺手法。病变局部操作结束后,嘱患者俯卧位,以三棱针点刺大椎及双侧肺俞、膈俞、脾俞,每穴点刺数下,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留罐5~10分钟。
疗程:每周治疗2次。
主治:湿疹。
湿疹三棱针疗法二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法。常规消毒穴位或穴位附近突显的血络处,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每穴点刺2~3下,使之出血3~5滴。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湿疹。
湿疹三棱针疗法三
取穴:大椎、尺泽、百虫窝。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法。常规消毒穴位或穴位附近突显的血络,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l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之出血3~5滴。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湿疹。
湿疹三棱针疗法四
取穴:第一组:风门、百虫窝;第二组:脾俞、足三里。均取双侧。
操作规程:第一组用三棱针点刺法。常规消毒穴位或穴位附近突显的血络,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之出血3~5滴。第二组穴用拔罐加灸法。先在穴区拔火罐,留罐10~20分钟,之后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至患者有温热感为度。
疗程:隔日1次,5次为l个疗程。
主治:慢性湿疹。
湿疹三棱针疗法五
操作规程:委中、尺泽、曲泽用三棱针刺络法。穴位常规消毒后,在被刺部位的近心端以止血带结扎,使局部充血。刺络时,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所剌部位快速刺入后出针,使每穴出血7~10滴,松开止血带。
三阴交、肺俞、脾俞用三棱针点刺法。常规消毒穴位,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o.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之出血3~5滴。
疗程:3~5日1次。
主治:湿疹。
湿疹三棱针疗法六
取穴主穴:阿是穴(病灶处)、百虫窝。配穴:病发于下肢者加委中,上肢者加尺泽。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点刺法。常规消毒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穴区皮肤,使之出血3~5滴。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湿疹。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