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简介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电针的概念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电针的优点
1、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2、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
3、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选穴: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不可过多,以免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
电针方法:
1、将2支针刺入治疗的有效穴位深度,寻找到应有的针感。
2、将电针机的输出旋钮转到零,打开电源开关。
3、将输出电极分别夹在穴位上的两支针上,慢慢旋动输出旋钮;当肌肉开始收缩时,调整频率及波长旋钮,将频率调到要求程度,再慢慢加大输出量,观察针体周围的收缩,并询问病人的感觉,使其达到适应量。
通电时间:
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长时间。如果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左右再行通电。
电流的刺激强度
“感觉阈”: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痛阈”: 若电流强度增加,患者突然产生刺痛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一般情况下,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是治疗最适宜的刺激强度。
电针的电流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